窮山坳里,青春激情產生世界影響力 2009年,護士長潘美兒獲得了第42屆南丁格爾獎,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親手為她佩戴上了南丁格爾獎章。 平時麻風畸殘康復者都是下午五六點鐘睡覺,凌晨三四點鐘起床,但是那一晚,整個麻風村無眠。大家聚集在電視機前,一起等待著阿美的出現,當電視機播出阿美接過獎章的鏡頭時,麻風村沸騰了!有手的鼓掌,沒手的,用胳膊擊打,用腳跺地。有些坐在輪椅上、躺在床上的,興奮地歡叫。 也是在那時,全中國的人們通過電視鏡頭,知道了潘美兒及浙江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青年醫療團隊的事跡,知道了浙江湖州的山坳里,有個麻風村。 從那以后,浙江“中國麻風第一村”的名聲越傳越遠,不僅在于公眾跟多地知道了這個地方,更在于青年醫療團隊們在學術上取得的國際影響。 “雖然我們身在山上,卻擁有全球的影響力,”上柏住院部副主任,主任醫師王景權對記者說。來自英國、日本、印度的麻風病專家考察后驚嘆:如此偏僻的麻風病院,醫護水平竟然這樣高! 曾經獲得過醫學界“甘地獎”的中國麻風病協會會長張國成教授曾經評價王景權說,“他是我國麻風病領域年輕的學術權威,在世界麻風病防治領域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王景權不但擔任了中國麻風病協會的兼職學術秘書,還成為治療麻風反應和神經炎的專家。 “這是一個高素質的群體--他們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其成果被中國科協列為麻風病學科重大成果之一。他們在全國首推醫務人員24小時值班制度,被譽為最具人性化、最具人文關懷的措施。他們還倡導直接和患者肌膚接觸,這里因此成為我國麻風歧視及干預理論的發源地……”張國成高度評價浙江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的青年醫療團隊,他說:“這是一個十分優秀的青年團隊,在如此艱苦的條件和有限的資源下,這些年輕人長期堅持為麻風殘疾者服務,涌現了在國內和國際上有影響的專家和模范,對國內麻風病防治的發展發揮了學術引領、政策影響和服務榜樣的作用。這個團隊充滿活力,在中國整個麻風防治界也不多見。” 如今青年醫療團隊成員潘美兒、歸嬋娟、譚又吉、虞斌等都在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其中譚又吉還主持過省衛生廳立項課題,其科研成果正惠及更多的麻風病患者。 作為全省麻風病防治業務指導機構,他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與浙江省皮膚病研究所里其他科室成員一起,在全省各地巡回醫療,免費開展麻風畸殘康復手術、物理治療及功能訓練服務。 自2005年開始,12位70后、80后年輕人還組成“青年文明號”團隊,2012年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成為全國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麻風療養院。 2013年,這個團隊還獲得了“最美浙江人--2013年度浙江驕傲人物”、第二屆全省衛生系統“最美天使”十大感動事例、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金車山下麻風村后的竹林里,掩映著不為人注意的墓碑。安葬在這里的,有受麻風病折磨了一輩子的病人,有為麻風病辛勞了一輩子的醫生。活著獻身麻風防治事業的人,默默無聞,鞠躬盡瘁,死了也不忌諱與麻風病人同眠于此。在他們的注視下,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忘卻了城市的喧囂,在浮華的年代堅守在這個山坳里,用奉獻與汗水讓麻風村里的人們得到了永恒的愛,用青春與熱血書寫著人生平凡而又偉大的精彩。(中國青年網張炎良 編輯整理) |
相關閱讀:
- [ 06-22]江蘇大豐麻風村最后10名康復存活者喜遷新家
- [ 04-13]聚焦麻風村最后村民:土地被承包 一個人被鎖村內
- [ 03-09]臺灣娘子張平宜廣州簽售 為麻風村教育籌款
- [ 02-01]貴陽:溫暖送到麻風病人家 人間關愛處處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