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研究生求職碰壁自白:冷門專業和“死宅”是主因
2014-07-02 13:06: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中新網杭州7月2日電(見習記者 張駿 王蔚)“你說我這樣穿合適嗎?”準備進入面試考場的時候,小盧(化名)站起來問記者自己的穿著還有沒有問題,看起來她不太習慣這身職業裝的打扮。 借來的套裝明顯有些小,她時不時拉一下衣服下擺;穿不慣高跟鞋的她,走路的時候有些趔趄;從耳邊垂下的頭發總讓她有些不知所措……也許這是每個高校畢業生走進職場必備的身份轉化。 二十分鐘后,她走出了會議室,從包里拿出平底鞋換上。“說是等通知,不過我覺得機會不大吧,他們希望招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如果是應屆生的話,也要發表過文章,而我一次獎學金都沒拿過。” 這是小盧正式意義上第二次參加面試,之前幾次應聘均倒在了筆試環節,數次實習也均無疾而終。就業,對于地理專業的這位女研究生來說,是個頭疼的事兒。 “之前對這個專業不了解” 在杭州街頭一家冷飲店里,恢復成生活狀態的小盧繼續講述著自己的求職經歷,“我覺得找工作這回事,順的人特別順,不順的人怎么都不順。像我參加一些筆試總是過不了線,即使偶爾過線也是排名很后面。” 入梅的杭州空氣潮悶,路邊花木有些發蔫兒,小盧為了工作的事情,也有些發蔫兒。 1989年生的小盧是浙江省內一所師范院校的應屆研究生,專業地理學。這個被公認為冷門的專業確實讓小盧感到有些棘手,除了當地理老師,她很難想出與專業直接掛鉤的職業了。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北大地理系更名為資源環境學院時,北大相關人士解釋,改名的理由是因為社會上普遍對地理學概念模糊,導致大學招生困難,學生就業困難。此外,換上馬甲的冷門專業還包括前身是數學系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地質系披上了地球資源與信息學院的外衣,采礦系改名為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等。 三年前考研的時候,小盧選擇了國內一所頂級大學的地理專業,名落孫山后的她得到了現在這所大學的調劑資格。 “是直接去工作還是孤注一擲再考一年?”在接到調劑大學的錄取通知的時候,她猶豫過好久,若選擇前者,本科英語專業的她擔心自己沒有通過英語專業八級測試,找工作比較吃虧。 “那個時候我覺得地理應該更多和風土人情、旅游有關吧。”不過,剛讀研沒多久,小盧就對地理學失去了興趣,“我這人是不是很能折騰?”她向記者吐了吐舌頭,“現在想想,還是之前對這個專業不了解,不過我不后悔,反正讀什么專業都差不多吧。” 課不多,導師“放養”式教學,讓研究生小盧有些放松,“比起那些大學畢業就工作,每天喊累的同學,覺得很幸福。”談起過去三年讀研的生活,小盧的訴說有些平淡,“大部分時間都在上網吧,我也不打游戲,就是看看視頻什么的,時間就過去了,寢室離食堂比較遠,我也懶得去,還是外賣比較方便。” “我這三年確實學習不怎么樣,專業排名也比較吃虧。”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我的本科專業是英語,讀研的時候是地理學,本碩跨度比較大,如果找教師類的工作的話,對方要的都是本碩專業一致的。” 就像馬年春晚上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唱的一樣,小盧說不清三年研究生給自己留下了什么,她嘆了口氣,“三年時間好像一下子就過去了,完全沒有準備現在就要離開學校了。” “教師是保底選擇但我沒有資格證” 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找到了工作,在臨近畢業的一年里,小盧覺得自己錯過了太多,也許對找工作的準備做得細致一點,可能現在的自己不用常嘆氣。說不上是不是因為第一次穿正裝而感到別扭,小盧總有些隱隱不安。 小盧不是沒有規劃過過自己的職業,她告訴記者,從專業角度來看,無論是自然地理方向還是人文地理方向,就業還是以中小學教師為主,但自己專業排名比較低,在成績上沒什么優勢。“其實我一開始是不愿意去當中小學老師的,我覺得學生們太吵了,管不住,而且我覺得教師工作比較死板,收入太低,比較無聊。”但是,隨著找工作中的屢屢碰壁,教師也被小盧列入了保底的選擇。 起初,小盧首選的工作是去公司做營銷,經常上網的她,對此充滿了向往。“我覺得南方市場機會比較多吧,經濟發展好,賺錢的機會也多,去公司做銷售也能鍛煉自己。”不過事與愿違,小盧嘗試了幾家公司實習,都因為業績太差沒有留下來。 除了自己不擅長與人打交道之外,她覺得,用人單位的地域歧視也是個重要原因。 “就像寧波的一些公司,他們還是希望用本地人的,我沒有男朋友,又是外省的,都覺得我留不住。”實習期間小盧看到其他本地實習生多少會利用本地人脈資源完成一些業務,自己既羨慕,又鄙視,幾家單位都是提前結束了實習。 “我覺得工作是一個人的事情,為了一份工作去求親戚朋友不值得,相比之下還是當老師比較好吧,不用求人,又沒有業務壓力。”教師這個保底選擇最終被小盧視為最佳選擇。 “我按照地理老師的崗位求職,去年12月,(浙江)省里面有個師范類專場招聘會,不過他們說我本科不是學地理的,不符合他們的專業要求。然后我沒有辦法,去報英語教師的崗位,但是他們又說我多讀了三年研究生,不能算是應屆生了。” 說起自己本碩的專業銜接問題,小盧覺得很無奈,“明明現在社會都在強調復合型人才,為什么還要講究教師的本碩專業一致,如果是做學術的話,領域跨度越大不是越好嗎?” “當然,我也有自己的問題,我還沒有考出教師資格證。”猶豫了一會,小盧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讀研的時候,全班組團都考了教師資格證,不過大家都沒告訴我報名的事情。倉促報名后,當時也沒想過有一天會做老師,準備也不足,就沒考上。” 2013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699萬,被稱為最難就業年。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達到727萬,又增加了28萬,可謂更難就業年。小盧自嘲,趕上了“好時候”。 “回去沒面子還不如不讀書的混得好” 雖然在浙江求職屢遭“滑鐵盧”,但小盧從未想過回北方家鄉工作,在她看來回去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家里親戚朋友希望我來到東部沿海讀大學可以留下來,這樣也顯得‘高大上’一些。”小盧縮了縮脖子,不好意思地笑笑,“回去的話,覺得沒面子,還沒有那些不讀書的同學混得好。” 近日,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學生薛逸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一張“一個人的畢業照”,這張“高冷炫酷”的照片在網絡上被瘋狂轉發。日前,薛逸凡通過北大新聞中心回應,七月底,她將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攻讀計算生物學碩士。 媒體披露,其實,她還獲得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環境生物學碩士、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古生物學博士等院校的offer。 冷門專業的畢業生,出國再進修是最好的選擇嗎?進修之后該怎么辦呢?小盧不禁疑惑,但出國的念頭也在她腦中萌發。 接受記者采訪當天,小盧剛接到一份雜志社地理編輯工作的面試通知,“我還是再試幾家雜志社或者出版社吧,也許編輯這個工作比較適合我,性質比較宅一些,也不用和人打交道。如果不行的話,我就不找工作了,準備一下出國讀書吧。”小盧一口喝掉了杯子中的冷飲,但是對于出國讀完書之后的打算,這名冷門專業的宅女顯然還沒有考慮過。(完) |
相關閱讀:
- [ 06-24]東莞黑中介路邊設點招工 騙求職者進屋施搶劫(圖)
- [ 06-24]湖北困難大學畢業生可領800元求職補貼
- [ 06-22]黑職介串通醫院騙求職者體檢費 4個月詐騙16萬元
- [ 06-17]廣州超七成再就業求職者主動辭職 工資低是主因
- [ 06-13]【圖片故事】“一米大學生”求職的一天
- [ 06-10]身高一米女大學生求職:本以為板上釘釘卻未過復試
- [ 06-07]湖南畢業生招聘:求職者重專業 招聘方看能力
- [ 06-05]中國黑戶群體生存狀態調查:沒有戶口難求學求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