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亂象凸顯管理割裂 “每次上級主管部門調研,我們都提出住房公積金行業性分中心應撤未撤、自成一體、違規操作、難以監管。現在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很多都是有錢有權的壟斷性國有企業,我們提了好多年要推進機構改革到位,但一直沒有下文。”一位地方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說 記者近期在北京、上海、廣東、湖北、內蒙古、江蘇、廣西等地16個城市調研發現,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各自為政、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一些地方機構改革不到位,暗藏隱患。存在機構冗雜、資源浪費、管理混亂等問題。 尤其是,各地自行開發的公積金管理系統達數百套,但要想全國匯總一個數據都很難。 重復建設,并網困難的背后,凸顯全國公積金管理缺乏頂層設計、協調規劃。 機構歸并十年仍有例外 據了解,最初全國建立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達2651個,一些縣級單位、企業、高校等事業單位也紛紛建立公積金管理機構,雖然在制度初期為擴大公積金的覆蓋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也造成了機構冗雜、資源浪費、管理混亂等問題。 2002年國務院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明確要求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其他設區的市(地、州、盟)應當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立一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住房公積金的管理運作。縣(市)不設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有條件的縣(市)設立分支機構,實行統一規章制度,進行統一核算。 然而,目前全國仍有各級公積金管理機構606個,盡管數量大大減少,但執行改革十多年,機構歸并仍未到位,這其中,按規定可以設立的設區市公積金管理中心342個,其余省直、區縣、行業分中心等未改革到位的機構仍有264個。 調研采訪中,多位地方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表示,機構改革推進不到位,暗藏不少隱患。西部某能源大市的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直言:除了自己所在的名正言順的公積金管理中心,在同一個城市內,還有電力、煤炭、石油、鐵路幾個分中心,分中心名義上是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下屬單位,但人、財、物全部獨立運作,中心根本管不了,只有所謂的“業務指導”關系,“除非審計部門檢查,要不然分中心出什么問題我們都不知道”。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分中心很難監管,業務流程不規范,導致問題頻發。近年來,頻頻引發社會詬病的公積金問題,不少都出在行業性分中心,例如2013年吉林煙草公司高管公積金每月繳納1.4萬元、蘭州石化超比例為職工繳存公積金等。 不僅如此,記者采訪還了解到,當前部分行業和區縣分中心存在賬實不符,資金混用、挪用,甚至空賬運轉等問題。 “每次上級主管部門調研,我們都提出住房公積金行業性分中心應撤未撤、自成一體、違規操作、難以監管,每次曝光出問題,都沖擊到社會的公平底線,產生廣泛爭議。但現在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很多都是有錢有權的壟斷性國有企業,我們提了好多年要推進機構改革到位,但一直沒有下文。”一位地方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說。 公積金管理“異化” 2002年修改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是“直屬城市人民政府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獨立的事業單位”。但記者在多個省市調研發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一改革并沒有執行到位,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的“婆婆”五花八門,性質也不盡相同,隸屬和級別也不一樣,“吃誰的飯,做什么事,屁股決定腦袋”。 行政級別不一:同樣是地級市,廣西南寧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是正處級,內蒙古赤峰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是副處級,同為副省級城市,南京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是正廳級,而廣州的是副廳級; 主管部門不一:廣東韶關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上級單位原來是財政局、后來變成住建局,赤峰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由市政府辦公廳管理,包頭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的上級單位是住房保障局; 單位性質不一:同在一個省,有的公積金管理中心執行參公管理,經費財政全額統籌,而有的則按事業單位績效工資考核,還有的則是經費自收自支…… 種種差別,直接導致了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在管理、運營、策略方面的巨大差異。有的地方政府把住房公積金當成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住房公積金管委會決策功能“形同虛設”,一大筆繳存資金就成了被人垂涎的“唐僧肉”。東部某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市政府對我們中心的考核還包括上繳財政的增值收益的增速,要求不能低于地方財政的增速,這種考核明顯是不合理的。” 中部某省一位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當地政府把公積金作為政府性資金,與當地金融機構實行存貸掛鉤,還特意發文,政府辦公廳牽頭,看各個金融機構給地方貸款多少,然后考慮公積金給各銀行的存款,每一筆公積金的存款到期轉存或者有需要時,都要政府來批準。 |
相關閱讀:
- [ 07-03]去年北京公積金凈增442億 貸款最高額度6年未調整
- [ 07-01]廣州初步規定2014年公積金貸款額度或不超170億
- [ 07-01]11家央企被審計出大問題 有企業買單價超200萬豪車
- [ 07-01]北京擬出臺新規 騙租騙購保障性住房最高罰20萬
- [ 06-27]廣州曝光頂風違規消費:公積金中心公款購買消費卡
- [ 06-25]濟南公積金繳存上下限相差28倍 最高3900元最低135元
- [ 06-22]國企違規投資致巨虧,該當何責
- [ 06-21]北京公積金繳存上限升至4170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