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日本軍人厭戰情緒的檔案影印件展示 張瑤 攝 吉林省檔案館展示反映日本軍人厭戰情緒的檔案影印件 張瑤 攝 中新網長春7月6日電 (李彥國 陳博宜)吉林省檔案館近日發布了對館藏日本侵華檔案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除反映侵華日軍暴行、奴役勞工、重慶大轟炸等內容外,在有關日本軍人信函記錄的檔案中,還發現了日本軍人強烈厭戰心理的證據,成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不得人心的印證。 1939年5月至9月,日蘇諾門罕戰役爆發。駐偽滿洲國的日本關東軍與蘇蒙軍交戰,結果日軍大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侵華日軍未及銷毀的《郵政檢閱月報》檔案中,諾門罕戰役參戰日軍信件中透露出了強烈的厭戰心理。 在一封由東安省田中要部隊中藤一寫給愛知縣尾田幸的信件摘抄中,寫信人認為自己生活得沒個人樣,身心俱疲。其中在結尾還寫道:“召集的部隊大都抱有如此的心情。”此信被憲兵隊“沒收處理”。 另一份檔案——關東憲兵隊司令部、中央檢閱部1939年《通信檢閱月報(七月)》中,記載了諸如“已經不想前往第一線了”“帶著防毒面具非常痛苦,不如死了痛快。軍隊簡直就是地獄”“想到人生的一半時間都不得不在軍隊里度過,就覺得非常遺憾?!?/p> “這些檔案表明日本軍人這種厭戰怕死的心理不是個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奔质n案館館員呂春月介紹,厭戰情緒高漲但又無法脫身回國,甚至有日本軍人想盡辦法讓家人以發假電報的形式助其回家。 其中的一件佐證案例是,在東安黑巖部隊朝助寫給沖繩縣母親的信件摘抄中,發信人提及他非常厭倦軍隊生活,想讓母親以“母親病危,馬上回來”為由,發電報設法讓他回家。 “沒有實際戰場的考驗,他們是不會有這種想法的,在戰場上經歷了具體的戰斗,讓日本軍人明白了戰爭的殘酷?!敝袊缈圃喝毡狙芯克L蔣立峰分析說,出征時可能器宇軒昂的日本軍人在遇到頑強抵抗、國際社會的一片譴責聲后,心理顯然出現了變化。 蔣立峰同時指出,通過這些檔案可以看出日本軍人的厭戰情緒,但這并不代表這些厭戰的軍人對這場侵華戰爭的本質能夠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在他們腦中畢竟根深蒂固。(完) |
相關閱讀:
- [ 04-13]紀念章上的歷史:日本軍人腳下是中國軍人的尸體
- [ 03-26]日本軍人為發動侵華戰爭造輿論
- [ 07-06]網民曬珍藏抗戰史料:姥爺用兩顆炮彈端日軍炮樓
- [ 07-06]老兵憶抗戰:當翻譯指引美機轟炸日軍
- [ 07-06]侵華日軍檔案研究:部分日軍厭倦軍隊生活想自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