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成本低,收益卻很大 造假的成本很低,收益卻很大。最近環保部對19家企業處罰4.1億元,只是追繳應該繳納的排污費。按照現行法律,針對企業違規排污一般處以三五萬元罰款,限期整改,這樣的處罰難以對任何一家企業起到警示作用。 而且,只要不被發現,污染企業可以騙取國家補貼、少繳排污費、規避處罰,獲得的利益是巨大的。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和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說,火電企業是二氧化硫的主要排放行業,為提高火電企業脫硫的積極性,國家對安裝并正常運行脫硫裝置的燃煤電廠,進行電價補貼,以彌補脫硫成本增支。一個60萬千瓦的機組,國家給予的補貼大概為每年4000萬至5000萬元。不少發電廠拿到脫硫電價補貼之后不好好運行設備,出現白天裝置運行正常、晚上關閉環保裝置的情況,把錢省下來自己拿了。 虢鵬說,污染企業設施停運一天節約的錢大大超出一年罰款的數量。例如,化工企業污水處理費用一般都超過5元/噸,復雜的污水處理價格達到幾十元每噸,再加上廢氣處理,一個規模企業每日治污費甚至高達十幾萬元。在線監測數據造假的動力可想而知。 據了解,對于污染源在線監控數據造假的處罰,目前僅在2009年出臺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辦法》中提到:“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許多受訪的基層干部和環保專家希望“偽造監測數據要追究刑事責任”,“過去很少看到有企業和環保部門責任人因監測數據造假被追究法律責任。”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說,如果造假者面臨的不僅是罰款,還會被抓、拘留、承擔法律責任,將起到有力的震懾。(記者張濤、劉寶森、馬姝瑞、楊丁淼、趙倩) |
相關閱讀:
- [ 03-19]環保部門公信力下滑 老百姓對環保數據“老不信”
- [ 03-19]別讓老百姓對環保數據“老不信”
- [ 11-18]環保數據掐架:誰是誰非?
- [ 07-05]環保專家昨日來廈門開講 解讀新《環境保護法》
- [ 07-04]廣州市臺辦積極幫助臺資企業解決環保問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