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大早,河北省阜城縣紀莊村村民王志杰就要去村西的烈士陵園,擦拭墓碑,清除雜草。 這座烈士陵園是為紀念馬本齋率領的回民支隊在1942年6月2日反擊日軍圍剿中英勇犧牲的烈士而建,現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座、烈士墓88座。王志杰是第二代守墓人。 據阜城縣志記載,1942年春,侵華日軍先后對冀中、冀南抗日根據地進行“鐵壁合圍”。為掩護冀中軍區首長和主力部隊轉移,回民支隊1700人在民族英雄馬本齋的率領下,成功牽制日寇主力,但自身卻處于日軍包圍中。 6月2日,回民支隊在阜城縣紀莊、高莊與敵軍遭遇。王志杰的父親王夢北是紀莊村的村長。上午9時,戰斗打響,熟悉地形的王夢北自告奮勇做向導,幫助回民支隊突圍。突圍戰中,我軍共殲滅日偽軍300余人,但88名戰士為國捐軀,最大的30歲、最小的13歲。 據王志杰介紹,戰斗結束后,父親和鄉親們將烈士遺體就地掩埋。三天后,馬本齋又來到紀莊村,為烈士們舉行了葬禮,建起烈士陵園。當年,父親曾當面向馬本齋將軍承諾:“誓死看護陵園。” 為了這句承諾,王夢北一生精心看護陵園。1993年,80歲的王夢北在彌留之際叮囑兒子要照顧好這片墓地。從那一刻起,他正式從父親手中接過守墓“接力棒”。 王志杰一邊守護烈士陵園,一邊整理相關資料,還萌生一個念頭——為烈士尋找親人。可是,難度異常大。王志杰說,當年犧牲的大多是年輕人,很多都沒有留下姓名、籍貫等信息,經過細心整理,他統計出56人的姓名或職務信息。目前,他已為有姓名或職務信息的23位烈士找到了親人。(記者王民) |
相關閱讀:
- [ 07-07]美華人作家:“廣源輪案”體現海外華僑抗日救國史
- [ 07-07]漳州東山:舊校園里的獻機碑訴說一段抗日史
- [ 07-06]銘記歷史 樂山抗日遠征軍事跡感動市民
- [ 07-05]抗日資料:中國戰區受降代表查看日軍侵華兵力分布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