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東京7月7日電 (記者王健)“如果沒有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如果沒有對過去侵略戰爭的真正反省,日中友好就無法建立”,當年曾是“特攻隊”一員的89歲日本老兵沖松信夫,如此陳述其人生感悟。 他稱,77年前7月7日那一天的情形,至今仍記得很清楚,當時作為自幼受到軍國主義思想灌輸的少年,滿腦子都是“舍身為國”的念頭。 沖松如今擔任日中友好8.15之會的代表干事,他對包括首相在內的相當一部分人至今未能形成正確的歷史認識感到擔憂。7日下午,關東日中和平友好會、日中友好8.15之會、撫順奇跡繼承會和不戰士兵市民會等四個友好團體匯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共同舉行紀念“七七事變”77周年活動。 關東日中和平友好會會長新宅久夫在會間表示,77年前的這個日子,日本軍國主義開始了對中國的全面侵略。而今安倍政權的所作所為,又恰是在錯誤的歷史認識之下,走上錯誤的路途。作為普通市民,不能容忍歷史事實被風化和遺忘。希望經由民間的草根運動,積小成大,形成對政府的有效制約。 撫順奇跡繼承會會長姬田光義提到,“7”本來應該是個幸運數字,而“七夕”在中日兩國的傳統概念中也有著美好寓意。但當年日軍的暴行,讓“七七”這一天成為如此慘痛的記憶。他稱,這一歷史教訓必須深刻記取。希望日本領導人正確認識歷史,承認日本當年罪行,真心與中國友好相處。 當天與會的,還有近年來堅持以歌聲呼吁正視歷史的“再生的大地——撫順戰犯管理所”合唱團。當天,他們再度演唱其自創的合唱組曲《再生的大地》,揭露當年日本侵華罪行,以及日本戰犯在華接受改造重新做人的經歷,呼吁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在應邀致辭中表示,中日是不能搬家的近鄰。兩國有兩千年交往的漫長歷史,也有近代以來日本侵略中國的慘痛經歷,“合則兩利,斗則俱傷”,是歷史帶給我們的正反兩面經驗教訓。 他指出,一段時間以來,日本一些政要和勢力在歷史問題上頻頻制造事端,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同時制造地區緊張,在軍事安全領域采取前所未有的舉措,使日本軍事安全政策出現重大變化。人們不能不質疑日本是否要改變和平發展道路。他說,我們注意到日本國內對解禁集體自衛權也有強烈反對意見。我們反對日本某些勢力蓄意制造所謂“中國威脅”來實現其政治目的。(完) |
相關閱讀:
- [ 07-07]重訪“七七”事變爆發地:戰爭已遠去 傷痛依然在
- [ 07-07]首都各界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
- [ 07-07]日本長崎市民舉行“七七事變”77周年紀念活動
- [ 07-07]人民日報:銘記歷史 抗擊黑暗就是捍衛光明
- [ 07-07]習近平今將出席“七七事變”紀念活動并發表講話
- [ 07-07]勿忘國恥:七七事變老照片曝光
- [ 07-07]評論:七七不止于壯烈更有壯懷復興
- [ 07-07]大媽跳廣場舞紀念“七七事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