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猶豫 虛擬轉售業務小投入難成大事業 不過去年年底,迪信通拿到了虛擬運營商牌照,不少人對迪信通這塊業務看好,并認為迪信通可能向虛擬轉售業務轉型。迪信通在招股書上也提到,未來戰略之一便是鞏固并繼續利用與移動運營商、其它虛擬運營商和移動設備制造商所達成的伙伴關系。 那迪信通未來對這一塊投入有多大呢?據迪信通招股書披露,迪信通IPO募資的7%將用于新建話務中心。昨日,財經信息供貨商財華社發布消息稱,迪信通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逾7.96億元,照此計算,大概有5000萬元用于上述建設。 李易說道,虛擬運營商要自建計費系統和客服體系,5000萬元根本不夠;另外,虛擬運營商業務也是一項長期的投入,而迪信通也并未披露這方面的規劃。“另一方面,僅有募資總額的7%用于建設話務中心,從這方面看,虛擬轉售業務在迪信通的地位可想而知。” 另外,虛擬運營商也并不好當。首先是市場規模就存在瓶頸,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鄧中亮日前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稱,近兩年虛擬運營商可能也就是覆蓋到2%到3%的用戶群體。 但是即便是這樣,不少企業對這一塊業務也虎視眈眈,其中就不乏實力雄厚的阿里和京東等互聯網大佬。而且,目前已經有19家虛擬運營商,種種跡象表明,未來這個數字還會變大。未來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另外,李易說道,迪信通虛擬轉售業務的“故事”已經講晚了,目前已經有多家虛擬運營商投入實戰階段,但是市場反應平平,毫無波瀾,迪信通憑什么就能做好?“缺乏想象空間并不能讓資本市場對迪信通這塊業務買單。”李易說道。 靠山山倒 業內看衰迪信通靠運營商服務收入 除了虛擬運營商業務迪信通會和運營商打交道外,迪信通的核心業務也和傳統運營商關系密切。昨日《新京報》就指出,迪信通在零售業務上的成功“頗大程度上依賴與三大移動運營商繼續合作的能力”。根據迪信通的披露數據,2013年其來自運營商的服務收入毛利4.2億元,占其毛利率總額24.2%,并呈連續三年上升態勢。 不過這伴隨著電信業“營改增”的實施,其前景或變得撲朔迷離。據了解,今年6月1日,電信業“營改增”正式實施,受稅收政策影響,媒體普遍分析認為,未來運營商將減少移動終端的補貼直至消失,而未來運營商更傾向將手機等移動終端做成“平進平出”。 不過迪信通董秘李冬梅表示,短期內運營商并不會把大刀砍向渠道商,因為渠道商為運營商其產品做推廣宣傳,并且中國電信和移動已經表態,不會縮減渠道商費用。 李易對此說道:“其實,這是在目前4G發展的大環境下,三大運營商一種暫時的補貼,處于稅收方面的壓力,未來運營商砍掉移動終端補貼是必然,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渠道商費用縮減也是必然。” 此話不假,其實,傳統運營商已經有動作,日前,中國移動就宣布,已明確下半年逐漸減少對3G手機的補貼直至停止,轉為全面補貼4G手機。(中新網IT頻道) |
相關閱讀:
- [ 03-05]日本核武謎局或很快揭曉 對世界安全威脅難估量
- [ 01-20]四川長虹觸網謎局:“大動作”涉嫌信披違規
- [ 12-26]《近距離擊殺》曝概念預告 生死謎局博弈人性真相
- [ 08-05]《全民目擊》海報灰暗風格揭謎局
- [ 09-19]千萬存款失蹤謎局:銀行被指制造假文件推卸責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