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沒有正確歷史認識就不會有真正日中友好”——一名日本二戰老兵的反思 記者馮武勇 武思宇 前日軍“神風”特攻隊員沖松信夫7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當前日本社會否定侵略歷史的聲音增多,根源在于許多人對當年侵略戰爭的失敗原因和意義沒有正確認識和真正反省。 現年89歲的沖松畢業于日本陸軍指揮官學校。1945年5月,時年20歲的沖松被編入陸軍第六航空軍特攻部隊,經過3個月的特攻訓練后,沖松被命令于8月15日下午3時從熊本縣的一個軍用機場起飛,前往沖繩戰場執行自殺式攻擊。就在沖松抱著必死之心即將登機前,裕仁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這段刻骨銘心的經歷,促使沖松堅定地走上了反思戰爭、推動日中友好的道路。目前他擔任“日中友好8·15之會”代表干事。 沖松7日在“日中友好8·15之會”等4個民間友好團體紀念“七七事變”77周年集會活動期間對新華社記者說,日本當年在一貫的錯誤歷史教育中迎來了戰敗。但是“但對于日本為什么發動給亞洲各國帶來巨大損失的侵略戰爭,為什么最終會失敗,許多人既沒有正確認識,也不想去追根究底?!?/p> 沖松說,正是因為對戰敗原因缺少真正的分析和清算,許多人仍然持有與戰前和戰時一樣的保守思想。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安倍晉三首相,因為不明白當年日本為什么戰敗,所以還想重新打造像過去那樣的“強大日本”。 作為親身體驗過戰爭和戰敗的過來人,沖松指出:“安倍現在的思維非常缺乏國際常識,安倍內閣如果這樣一意孤行下去,我擔心日本還會再次敗北?!?/p> “日中友好8·15之會”的前身是前陸軍中將遠藤三郎于1961年創建的“日中友好舊軍人會”。沖松回憶說,日本戰敗后,遠藤基于戰爭教訓,提出日本只有放棄軍備、非武裝化才能重新贏得世界尊重。他對此頗有同感,于是加入“日中友好舊軍人會”,從此致力于日中友好事業。 數十年來,“日中友好舊軍人會”以及后來的“日中友好8·15之會”在每年的7月7日“七七事變”紀念日都會舉行和平集會。 |
相關閱讀:
- [ 07-04]俄羅斯二戰老兵后人呼吁 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 [ 07-03]奧巴馬被民調機構列為“二戰以來最糟總統”
- [ 07-03]奧巴馬被美民調機構列為“二戰以來最糟總統”
- [ 06-30]美國男子自家后院成"二戰飛機墓地" 雜草中藏30架戰機
- [ 06-27]日本二戰在朝死亡者遺屬抵平壤掃墓 朝方傳誠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