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聽他們自己說!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今天是“七七事變”紀念日,整整七十七年前的今天,日本發起了盧溝橋事變,開啟了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77年后的今天,在這樣的一個普通紀念日,中國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首次來到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加了國家層面的正式的紀念。在一系列的紀念活動中,今天我們關注的是這樣的一組活動,我們先來看一張照片。 照片上的這個人叫長島勤,他是日本侵華戰爭中的日本戰犯。今天他的一段罪行筆錄被公布,我們先來聽一下。 解說: 受刑者用布蒙上眼睛,要他們跪在深有兩米,中徑約兩米半的漏斗狀坑邊上,每一名射手自離兩米遠的地方由后頭部狙擊射殺。被害者掉落坑內,大多數的人一槍就絕命。 主持人: 這是長島勤的自供的筆錄。從7月3日開始,中央檔案館就每天在網上公布一名日本戰犯的原文筆供。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么做能夠起到的效果和影響是什么?今天我們就來關注。首先我們來看看今天公布的第五名戰犯的筆供。 解說: 長島勤,出生于1888年,日本埼玉縣人。1938年12月來到中國,先后任華中派遣軍特務部部員,日本陸軍第59師團第54旅團長,兼任濟南防衛司令官等職務。他也是濟南琵琶山萬人坑暴行的執行者。 “受刑者用布蒙上眼睛,要他們跪在深有兩米,中徑約兩米半的漏斗狀坑邊上。每一名射手自離兩米遠的地方由后頭部狙擊舍殺,被害者掉落坑內,大多數的人一槍就絕命。” 在這份筆供中,長島勤坦白,從1938年到1945年,他先后兩次參加侵華戰爭,親自指揮的侵略作戰達15次,共計殺害抗日軍人1666名,平民970名。燒毀民房2220件,掠奪糧食6000噸。每次在作戰中殺害的方法除槍斃外,還采取很多刺殺、斬殺、斬首、暴殺、燒殺、絞殺、瓦斯殺等極其殘忍的虐殺手段,又常常殺害俘虜。 這是長島勤的供述,這也是中央檔案館在今天公布的第五個日本戰犯的原文筆供。 事實上從7月3日開始,中央檔案館首次通過互聯網,每天都會向世界公布一名日本戰犯侵華罪行的親筆供詞和相關資料。 李明華 中央檔案館副館長: 長期以來,日本國內總有一些勢力矢口否認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性質和罪行,美化侵略戰爭,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我們就決定在今年盧溝橋事變77周年之際,把被起訴判刑的這45個戰犯的親筆供詞,以及當時的中文譯文拿出來發布,目的在于牢記歷史,以史為鑒,珍視和平。 解說: 截止到今天,已經公布的筆供除長島勤外,還有鈴木啟久、藤田茂、上坂勝、佐佐真之助。 (鈴木啟久筆錄日文原文) “用野蠻的辦法殘殺,將其中孕婦剖腹,燒毀房屋約八百戶。將送往玉田的俘虜中殺害了五人,強奸婦女達到百名之多。” 解說: 鈴木啟久是此次中央檔案館第一個被親筆供述的日本侵華戰犯,他曾是日本陸軍中將,在中國的六年零八個月內,指揮日軍,在華北地區實施“三光”政策,制造無人區,并用毒氣制造了上百起慘案。 藤田茂: 我的部隊根據我的命令,把村莊里剩下的居民,集中在一起,用刺刀刺殺他們。 解說: “刺殺比槍殺有效果”,這是前日本陸軍59師團中將師團長藤田茂的供述。筆錄顯示,他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殺害中國平民近五萬人,甚至為操練新兵而殘殺大批俘虜。 上坂勝筆供日文原文: “大隊在此戰斗中,使用了赤筒(噴嚏性毒氣)和綠筒(催淚性毒氣),受到機槍掃射的不止是八路軍戰士,還有迷失逃跑路途的居民,又在村莊里進行了掃蕩,向逃入很多居民的地道里,擲入赤筒和綠筒的毒氣,以至窒息。” 解說: 前日軍53旅團少將旅團長上坂勝,1942年在華北為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同樣制造了一系列罪行。 佐佐真之助筆供日文原文: “該慰安所里有中國婦女十數名,都是因日本帝國主義之侵略戰爭而陷于生活困苦,被強制收容從事賤業。我想在宜昌、荊門,也有和這同樣的慰安所。” 解說: 而1932年來到中國的佐佐真之助,曾任日本陸軍39師團中將師團長,指揮所屬部隊以殘酷的手段殺害當地平民,甚至強征居民從事軍事性勞役。今天,七七事變七十七周年,那場戰爭為什么會發生,侵華日軍在中國究竟干了什么?整整四十五天,四十五名戰犯的親筆供述,會向全世界發布。 主持人: 在已經公布的日本戰犯的筆錄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五名戰犯他們都是一些什么人,他們都做了一些什么,我們不妨看一下。 第一個公布的叫鈴木啟久,陸軍中將,他曾經用毒氣制造多起慘案,實施“三光”政策,制造無人區。 第二名是藤田茂,日本陸軍59師團中將師團長,他曾經制造了30多起慘案,實施細菌戰,殺害中國平民近五萬人。 上坂勝,前日軍53旅團少將旅團長,殺害4000多名中國人。他所制造的北疃慘案是日軍在華北進行的“三光作戰”最為典型的慘案之一。 佐佐真之助是日本陸軍39師團中將師團長,用俘虜試驗毒瓦斯,強征慰安婦。還有就是今天公布的長島勤,他是濟南琵琶山萬人坑暴行的執行者,共殺害抗日軍人1000多名,平民970多名。從已經公布的這些戰犯的口供中可以看到,主要都是在說他們在戰爭中犯下的罪行,以及他們對于這場戰爭自己的這種反思。他們主要都是日本軍隊中的高級將領,那么他們所做的這些事情影響就更為深遠。那么由于這是他們自己的口供、筆錄,而且是用日文原文記載,因此這個可信度是有保證的。在七十七年,七七事變后的今天,我們為什么要選擇這個時間點,公布這些戰犯的筆錄?接下來我們就連線中央檔案館檔案資料保管部,政法處副處長劉揚。劉揚你好,你看。 劉揚: 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 我們以往也有一些文字、視頻、照片的歷史的史實,為什么我們要選擇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在77周年的時候,公布一系列的戰犯的原文的筆供? 劉揚 中央檔案館檔案資料保管部政法處副處長: 選擇這樣一個時間點,也跟最近我們面臨的這個形勢是有關的。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他們否認歷史,不承認侵華歷史,作為我們檔案人來說,我們覺得我們有義務向大家公布,讓大家認識這段歷史。要讓大家認識這段歷史,我們選擇了45個人的筆供,這是他們自己親筆所寫,經過本人簽字,是不容否認的,所以應該是比較有說服力的。 主持人: 劉處長,你看我們這回發現,你們的公布選擇的是一種跟以往相比不同的形式,就是網上公布。以往你們往往是出書,還有一些資料的匯總這樣的情況,為什么選擇這樣的一種方式? 劉揚: 因為可以說其實以前我們出版物,出書可能它的影響范圍還是有限的,只是在學術界,或者關心這段歷史的一部分人群當中。那既然現在日本的右翼勢力還敢否認歷史,就說明我們讓大家認識這段歷史的效果還沒有達到最好。互聯網這個形勢是現在,可以說特別在青年人當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方式。通過互聯網可以讓我們的信息傳達的范圍更廣,讓更多的人,哪怕你身在國外,不一定在中國國內,但是通過網絡也可以點擊我們的網站,了解這樣的歷史。億希望通過互聯網,讓它的信息傳播更廣、范圍更廣、受眾更廣吧。 主持人: 劉處長,您別介意,因為我知道你們這批資料應該說獲取的時間比較早了,但是為什么遲遲到現在才想到用這樣的一種互聯網的方式,傳播更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 劉揚: 我們從八十年代開始,就已經開始利用這部分檔案,就是編輯檔案資料匯編,在學術界也引起了一定的反響。但是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傳播的方式更廣,所以我們覺得就是通過互聯網來傳播,這也不是說我們今天第一次通過這樣的形式。其實打開我們的官方網站可以看到,我們從前兩年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在一些重要的紀念日,或者重大的時間點會公布,通過互聯網的形式發布檔案相關的檔案資料的內容。 主持人: 好的,謝謝劉處長,稍后會有更多的問題給您。 我們看到日本戰犯承認戰爭罪行,就說明這些罪行真實存在。鈴木啟久對自己在戰爭中犯下的罪行能夠有這樣的認識和反思,作為戰爭的參與者,作為戰犯能有這樣的認識,對于當下對于日本政府要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右轉的行為下,我們再來看他們有沒有這樣歷史的反思呢?繼續往下看。 解說: 今天,五個日本戰犯的自供已經公布,出生在戰后1954年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知道有沒有時間看一下這些真實而殘酷的記錄,看一看那些日本士兵當年在中國究竟參與了一場什么樣的戰爭。 “無比兇惡和殘暴的,它是已經寫在歷史上的無可否認的事實。”——長島勤。 這個濟南琵琶山萬人坑暴行的執行者,在審判的陳述中說出了這樣一番話。實際上懺悔和反思,是每一個已公布證詞的戰犯們做出的共同反應和態度。 (鈴木啟久筆錄日文原文) “這些被虐殺者的父母、妻子和親友等,該是何等的痛恨和悲傷。為了日本最后的勝利,而將無辜的中國人民陷入鬼哭神泣的我,不知怎樣謝罪才是。” 解說: 除了認罪和懺悔,鈴木啟久在當時審判的最后陳述中還說了這樣一段話,“假如我還有余生,我將用反對戰爭、保衛和平來度過我的余生。” 事實上,從已經公布的戰犯罪行自供中,不僅有他們對自己罪行的懺悔,還有對那段長達八年的日軍侵華歷史本質的陳述。 |
相關閱讀:
- [ 07-07]外國人看日本戰犯筆供:真是太殘忍太可怕了
- [ 07-07]日本戰犯的侵華罪行自供:佐佐真之助
- [ 07-07]日戰犯長島勤罪行自供發布:采取極其殘忍虐殺手段
- [ 07-07]日本戰犯佐佐真之助:將中國人用鐵絲穿成串殺害
- [ 07-07]日本戰犯佐佐真之助侵華罪行:用毒瓦斯虐殺無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