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主流媒體批評日本政府錯誤歷史觀
2014-07-08 10:21:45?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在日本首相安倍訪澳之際,澳大利亞《堪培拉時報》刊載了當?shù)刂毡臼穼W專家、澳國立大學亞洲-太平洋學院教授泰薩·莫里斯所撰寫的文章,列舉日本政府近年來在歷史問題上倒行逆施的種種行為,批評了日本國內一些右翼勢力對于“慰安婦”問題的荒謬否認以及對于“河野談話”提出質疑。 在這篇題為《日本及其“不道歉”藝術》的文章中,作者開宗明義地指出,日本政府長期以來對于其在二戰(zhàn)時期所犯下的軍國主義罪行缺乏誠懇的道歉。戰(zhàn)后幾十年來,盡管一些日本民間團體一直在呼吁政府改變這種錯誤的做法,但東京的當權者們對此卻總是置若罔聞,視而不見。到了20世紀90年代,這樣的情況稍有改觀,日本政府開始公開談論其戰(zhàn)時的所作所為,并發(fā)表了一系列談話和聲明。尤其是1993年,時任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發(fā)表了著名的“河野談話”,承認日本在戰(zhàn)爭期間曾在多國多地設置“慰安所”,數(shù)以萬計的婦女被強行征召為“慰安婦”,對于慰安婦經(jīng)歷的痛苦與傷害,河野洋平代表日本政府表示道歉。 文章認為,盡管性侵犯事件在國際戰(zhàn)爭史上并不罕見,但像日本那樣由政府和軍方主導的有組織的進行“慰安所”的設置、管理以及大量“慰安婦”的招募則完全是另一種性質。而且,大部分婦女都是在被恐嚇或誘騙的情況下淪為了“慰安婦”,這不僅僅殘害了她們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對其名譽和尊嚴帶來嚴重傷害。“河野談話”明確提出,日本需要正視這個歷史教訓,將通過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把這個問題永遠銘記在心,并再次堅決表明絕不再犯同樣錯誤的決心。盡管當時的日本政府拒絕對“慰安婦”作出官方賠償,但在“河野談話”的大背景下,許多日本民間社會團體紛紛向“慰安婦”予以捐款及提供醫(yī)療幫助。 文章表示,也正是基于“河野談話”的影響力,日本的歷史教科書曾一度把“慰安婦”問題納入其中,但這卻很快招致了日本國內右翼勢力和民族主義分子的強烈反對,這些人打著所謂“愛國主義教育”的旗號,要求把“慰安婦”問題從歷史教科書中抹掉。右翼分子的目的很快就達到了,而“河野談話”中提出的“銘記歷史教訓”則成了一紙空文。 對于安倍晉三來說,其內心也不認同“河野談話”的精神,只是顧及國際影響才公開表態(tài)將不會修改或撤回“河野談話”,但安倍還是在該問題上“耍了手段”。今年,日本政府為此成立專門調查小組,對“河野談話”出臺背景予以重新審核。在該小組6月20日向日本國會提交的“調查報告”中指出,“河野談話”的內容曾受當時韓國政府部分意向和要求調整了字句,而在“河野談話”的起草過程中,日本政府沒有就受害“慰安婦”證言的真實性進行調查,并且在對受害“慰安婦”的問詢尚未結束前就起草了談話的草案。此外,日本政府的“調查報告”還對“強制性”一詞的概念進行狡辯,表示當時起草“河野談話”時對于“強制性”的定義過于寬泛。 作者在文中強調,與上世紀90年代日本政府短暫的“反思”階段相比,如今的日本政府又再次回到了“拒不悔改、拒不道歉”的扭曲狀態(tài)中來了。“慰安婦”問題的真實性再次受到質疑,甚至有許多右翼勢力將“河野談話”視為對日本陣亡士兵的侮辱。安倍內閣企圖通過此次“重新調查”,在表面上作出不修改“河野談話”的姿態(tài),但又能最大程度弱化談話內容所體現(xiàn)的官方立場和可信度,日本政府的“不道歉”藝術已經(jīng)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下一步,安倍和日本政府還將會“捧著”這份調查報告繼續(xù)向全世界展示其“不道歉”的藝術。 (駐堪培拉記者 李佳彬) |
相關閱讀:
- [ 07-07]安倍政府在右傾化道路上還要狂奔多遠
- [ 07-05]韓國通過兩項反日決議 不容忍日行使集體自衛(wèi)權
- [ 06-30]韓國將發(fā)行日軍慰安婦狀況白皮書 指安倍破壞和平
- [ 06-30]美國18名眾議員聯(lián)名批日本否認歷史問題
- [ 06-29]美國議員聯(lián)名抗議日本“河野對話”調查
- [ 06-29]18名美國議員抗議日本重新調查“河野對話”
- [ 06-27]韓國上傳慰安婦紀錄片 抗議日本河野談話調查結果
- [ 06-26]外媒:安倍摧毀“河野談話” 小聰明闖了大禍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