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1:戳穿電話轉賬騙局“一招鮮” 假扮京東客服人員,借助消費者對京東的信任,套出消費者訂購的商品信息,然后實施詐騙計劃,通過電話引導ATM轉賬。這些詐騙團伙還真的是“創新”不斷!但是,對于這種假冒京東要求轉賬的騙局,還是非常容易識破,關鍵在于兩點: 首先,消費者不要輕易說出自己在京東上訂購了什么東西,即便要說,也只是告知訂單號,如果對方不是真正的京東客服,是無法通過后臺查到訂購貨物信息的;其次,但凡涉及到轉賬到第三方或者付現金給第三方的要求,都有詐騙之嫌,消費者一定要不聽、不信,不理,并且及時記錄信息,通過電話報警。 京東電話推銷?別被“李鬼”障眼 與張先生有相似經歷的,還有一位東城區的王女士。她也是接到了自稱是京東工作人員的電話,電話顯示的號碼同樣是京東的客服電話4006065500。這次沒有要她ATM轉賬,但一個勁地給她推銷一些美容貴賓卡,還承諾送貨上門。王女士對喋喋不休的電話推銷最為反感,當時就掛了電話投訴,但被京東客服人員告知,京東根本沒有主動電話推銷的慣例,還要王女士提高警惕,以免被不法分子鉆了空子。 為什么不法分子會冒充京東進行電話推銷呢?國家工商局工作人員分析,可能是最近京東上市,社會知名度進一步提高,更容易贏得消費者信任,所以就被騙子冒充身份,借機推銷自己的產品。此前,也有消費者投訴,被一些所謂“大證券公司”推銷軟件而上當的經歷。這種欺騙手法有一定隱蔽性,消費者千萬要提高警惕,不要張冠李戴。 Tips2:戳穿電話推銷騙局“一招鮮” 記者咨詢京東得到回復,京東盡管建立有龐大的呼叫中心,但主要還是以處理呼入(Call in)業務為主,不會主動呼出進行電話推銷。所有的商品,都會通過京東的官方網站進行公開、透明的銷售,接受消費者監督。如果對方主動電話推銷并表示還可以送貨上門收款,假冒京東進行推銷的可能性非常高。 要避免受騙,首先,要堅決拒絕此類的電話推銷,京東所有商品都會通過網絡銷售,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主動電話推銷。其次,可以詢問其推銷的產品名、公司名、工號、姓名,記錄下來,直接向當地工商、公安部門舉報。通常,如果消費者細心詢問,多數騙子會落荒而逃。 謊稱京東發大獎?掉餡餅的便宜不要占 除了電話轉賬、電話推銷,還有一種詐騙形式就是電話開獎。海淀區的陳女士就經歷了這么一幕鬧劇。上周五,她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自稱是京東的客服,由于慶賀京東上市,所以進行了隨機抽獎。抽到了她的手機,獎品是一臺55寸的LED彩電。但需要陳女士預付稅金800元。 陳女士剛開始挺高興,但一旁的兒子提醒她,他是京東的注冊用戶都沒有抽到大獎,這么好的天下掉餡餅的事兒,怎么會落在連京東都不會玩的媽媽身上呢?陳女士覺得兒子說的有道理,就掛了電話叫兒子詢問一下京東的官方客服。結果京東客服人員告知,京東根本沒有舉辦所謂慶祝上市社會大抽獎的活動。 看來啊,這天上掉餡餅的事兒,還真的是要提防。騙子們就是利用人們希望好運的心理進行詐騙,而獲得獎品就要提前支付稅金的邏輯也說得過去。就這樣,不少人大獎沒有拿到手,錢卻被騙去了。 Tips3:戳穿電話中獎騙局“一招鮮” 京東雖然經常有對會員的促銷和反饋活動,但全部是基于互聯網進行的,不會進行社會范圍的大抽獎。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不占小便宜,就是最好的防范。只要是要您預付稅金的,十有八九都是騙局。 總之,遇到類似情況。消費者要通過京東官方網站jd.com或者客服電話進行求證核實,不要輕易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更不要急切地匯款轉賬,唯有冷靜,才能抵御住誘惑背后隱藏的巨大風險。 |
相關閱讀:
- [ 06-27]三人合伙冒充公檢機關人員 電話詐騙600余萬元落網
- [ 06-26]內地男子涉電話詐騙案被香港警方拘捕
- [ 06-25]湖北現“新生兒補貼”電話詐騙 三個月被騙40余起
- [ 06-11]內地大學生在澳門遇電話詐騙 損失2萬多人民幣
- [ 05-16]臺灣一名75歲律師遭娃娃音女性電話詐騙11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