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正在迅速改變,已不再只有血汗工廠的廉價勞動力,不再只是一個只會復制的世界工廠。 中國日報網7月9日報道,馬里蘭大學商學院丁曼創業中心常務董事伊蘭娜法恩日前在《華盛頓郵報》網站刊發題為《經營處方:去東方吧,創業者們》的文章稱,中國正在迅速改變,已不再只有血汗工廠的廉價勞動力,不再只是一個只會復制的世界工廠,技術和創新正在逐漸引導這個國家走向新的高峰。越來越多的外國創業者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中國經濟仍在發展,增長的空間是無限的,機遇也是無限的。 全文如下: 日前,我和一組工商管理碩士班的學員一起到香港、北京和上海作了一周半時間的調研,探究中國的創業環境,并舉辦第九屆中國商業計劃書大賽。今年我對中國的印象和感覺與過去幾年大不相同,中國現在對創業者更具吸引力了。而且,中國多數地方都更歡迎創業者。 我并非不了解中國復雜的歷史和當前的社會問題,但是,自一年半前我到中國以來,情況有了顯著變化?,F在的中國似乎更開放、更坦誠、更親切,并且愿意往前走。我采訪的一些人——從工廠老板到導游——都更愿意袒露對中國各種問題的看法,其中包括污染、貸款和缺乏創造性等問題,他們對潛在的機遇抱有更大的熱情,譬如改變包括“獨生子女”政策等一些規定,實現經濟向消費型和服務型的轉型,在醫保和清潔能源方面有所創新。 這次調研一開始,我們就要求學生把焦點放在相同點和機遇上。整個調研過程中,我們接觸的中國人都一再表示,對于有創意的、有經驗的、知道如何處理棘手問題的企業家來說,中國有大展宏圖的機會。不能小覷一個有12億人口的市場,但是想把新產品打入這個大市場,他們顯然缺乏那種銷售、營銷和其它公司建設的專業知識和技術。 對于某種特定的商品或服務來說,或許這里的市場已飽和,但中國經濟仍在發展,這個市場可能存在巨大機遇。增長的空間是無限的,機遇也是無限的。華盛頓特區的創業社團已通過市長辦公室及其它組織與中國建立了聯系。你只需有正確的心態和在這個市場打拼的意愿。 我們參觀的工廠,技術工人都是在電腦上工作。認為中國只是世界工廠、抄襲外國的創新技術的看法已經過時。譬如,我們參觀了北京的“硅谷”——中關村科技園,在那里我們看到了3D印刷、電子、綠色能源和醫療保健方面的技術創新,但也清楚發現中國需要人才來把這些先進技術帶入市場。 |
相關閱讀:
- [ 05-29]董明珠回擊格力血汗工廠說:少了撈錢機會不好受
- [ 05-03]巴西維持對ZARA“血汗工廠”判決
- [ 04-21]格力回應"血汗工廠"質疑 否認全員攤派銷售任務
- [ 04-21]格力"血汗工廠"疑云調查:董明珠動了誰的奶酪?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