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雜志7月7日文章,原題: 將中國大使館的地址改為“劉曉波廣場”是個愚蠢的主意 我很少認同中國駐美大使館的觀點,但國會通過的一項修正案,卻令我和北京駐華盛頓的外交人員們成為不太可能的“同床者”。 按照該修正案,中國駐美大使館所在街道的名稱將改為“劉曉波廣場”。在西方,這個“著名”異見人士是中國侵犯人權的標志;而在中國,并不那么“有名”的他則是西方干涉中國內部事務的象征。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表示,該修正案“非?;闹嚒薄彝膺@種看法。以下原因表明此舉實屬愚蠢的主意。 首先,這將縮小美中關系的范疇?!度A盛頓郵報》的評論稱“公開聲明反對極度不公是正義之舉?!焙茈y直接駁斥這種無聊詭辯。但將中國大使館永久與劉掛鉤是個錯誤:美中關系的組成絕不僅限于人權。美中即將舉行年度戰略與經濟對話。所談及或精心避免的主題代表著雙方關系的“實質”:網絡安全、人民幣升值、軍事關系,以及中國與日本等的緊張態勢……人權只是談判桌上的諸多話題之一。況且,倘若美國不與中國談論其他任何問題,就別奢望提及人權。 《華盛頓郵報》將此舉與1984年把蘇聯駐美大使館門前街道改名為安德烈·薩哈羅夫廣場相提并論。但當初蘇聯是自給自足的帝國,對美經貿關系有限,而如今中國是世界最大貿易國,經濟與美國深深融合。時代不同了,關系也迥異。 其次,這將開令人不安的先例。沙特駐美大使館位于華盛頓鬧市區且占地頗多,美國也應以沙特女權活動者馬納爾·沙莉夫為該區域命名嗎?剛果民主共和國、白俄羅斯、伊拉克和其他人權狀況不佳的國家,都在華盛頓設有使館。其地址也都應改名嗎? 第三,這么做不會奏效。重新命名使館周邊區域,既不能激勵中國的人權團體,也不能表明美國的支持。美國的政策從來不是以荒謬應對荒謬。讓我們不要開這種先例。(作者伊薩克·斯通·費什,王會聰譯) |
相關閱讀:
- [ 03-19]美國宣布關閉敘利亞駐美使館 要求敘外交官離境
- [ 09-27]以色列駐美使館發推特嘲諷魯哈尼為推銷專家
- [ 04-16]中國駐美使館經商處就波士頓爆炸發出安全提示
- [ 05-14]美國華人在菲駐美使館前示威要求菲撤出黃巖島
- [ 11-05]中國駐美使館舉辦活動支持"十萬人留學中國計劃"
- [ 06-13]駐美使館舉行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頒獎儀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