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山: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幾個維度
2014-07-10 21:46:14??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當代世界》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很高興來到哥本哈根商學院,同大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剛才,七位專家圍繞這次研討會的主題,介紹了研究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成果,許多觀點富有見地,特別是就進一步研究好中國共產黨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設性意見。通過大家的發言,我深深感到,多年來,大家通過卓有成效的研究,為增進世界特別是歐洲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推動中歐之間互信合作做出了積極努力。借此機會,我謹代表中國共產黨表示衷心感謝。 剛才,幾位專家談到,中國的崛起是當今世界的大事件,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展現出的生機活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對中國的研究中來。還有的學者談到,要研究好中國,就應該研究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答案很簡單。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領導核心。當今中國的發展成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國,當然要研究中國共產黨;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然也要研究中國共產黨。研究好中國共產黨,實際上就抓住了研究中國的核心,就找到了解答當代中國從哪里來、向哪里去的“鑰匙”。 對于中國共產黨的研究,我們秉持開放、包容、支持、合作的態度。有的學者提出從決策者的角度來研究中國共產黨,希望能接觸中國的決策者,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決策過程。這是一個很好的角度。中國共產黨的決策過程是開放的、透明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以及全會之后各項改革部署的實施,我們都及時向外界公開。如果大家有興趣且有研究的必要,中國的決策者以及參與決策過程的人愿意與大家交流。不僅如此,國際上研究中共的專家和智庫也可以與中國的學者和研究機構開展合作,我們在這方面沒有障礙,也愿意幫助找到合適的渠道。問題導向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中國當前面臨的問題還很多,挑戰也很多,但我們不回避問題。中國和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各種課題都可以研究,也希望大家能夠取得建設性的研究成果。作為一個有四十多年黨齡、長期從事黨建工作的中共黨員,我認為,觀察和研究中國共產黨,可以有這樣幾個維度: 第一,歷史的維度。觀察和研究中國共產黨,需要聯系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大背景,認識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大趨勢。20世紀初,中國內憂外患、四分五裂,救亡圖存成為最緊迫的歷史課題。我們的國歌里有一句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辦?當時的中國人想了很多辦法,奉行各種主義的這個黨、那個黨都曾登上過中國的歷史舞臺,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也都曾在中國試驗過,但結果都行不通。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找到了一條正確道路,帶領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國。中國共產黨執政六十多年來,經過不懈的探索和實踐特別是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帶領人民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梢哉f,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今天的一切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的選擇。 |
相關閱讀:
- [ 07-05]劉云山:高標準嚴要求推進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 07-03]劉云山會見絲綢之路經濟帶媒體合作論壇外方代表
- [ 06-29]劉云山到人民日報社調研:要注重接地氣、貼民心
- [ 06-24]劉云山主持召開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會議
- [ 06-19]劉云山:文化交流互鑒有益于世界和平發展
- [ 06-08]劉云山將出訪歐洲四國
- [ 06-08]劉云山將出訪丹麥、芬蘭、愛爾蘭和葡萄牙
- [ 05-20]劉云山調研時強調:切實增強文化自信價值觀自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