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植樹造林,這個詞也許聽來并不陌生。這其中大都懷著改善環境的良好愿望。但也有不少植樹造林工程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有些甚至進入種了死、死了種的惡性循環,成了面子工程。 在西藏雅魯藏布江北岸正有一個過萬畝的人造林工程正在實施。這里生態環境本就脆弱,那么,這么大面積的人工植樹造林如何走出低成活率的怪圈? 在雅魯藏布江北岸,柳果村村民米瑪正在種植沙棘,一鐵鍬下去,幾乎沒有碰到土,而全是鵝卵石,發出乒乓的響聲。他說,這里常年風沙大,沙子一直吹到村子里: 米瑪:以前的話,在這里風沙大的時候,連家門都不能出了。把沙子吹到門口有這么兩三毫米那樣高。 他正在種植的沙棘,是用來固沙的。這是南木林縣雅江北岸生態示范區的一部分。2011年開始試點實驗種植,今年3月12號到4月18號,這里完成春季造林13000畝。6月下旬開始已經進入雨季造林。南木林縣林業局局長次仁羅布介紹,目前已經種了2萬株沙棘、1萬多株榆樹: 次仁羅布:以前基本就是沙漠地,就是鵝卵石地,就這種。野生植被幾乎沒有。這里治理以后基本上遮住沙子了。就是防風沙,涵養水源。主要是生態效益。 可是,在這里種樹并不容易。南木林縣副縣長謝祥韜介紹,有些地方種樹,連土都是從遠處山腳下運來的,保障成活率是大問題: 謝祥韜:西藏這邊樹木成活率很差。第一個是自然環境,我們南木林這塊蒸發量很大,一年2000多毫米,每年降水量才200多毫米。沒有水的話這些樹根本活不了。這地方還有一個特點,羊啃樹皮啃得很厲害。羊只要啃了樹苗子的皮,樹當天就死。 謝祥韜介紹,他們主要靠利用自然環境和加強種植后后期管理: 謝祥韜:種樹之前先修了各種溝渠,利用地勢弄成了灌溉渠。使絕大部分地方解決了水的問題。我們從周圍這幾個村招聘了30名老百姓。不干別的,專門就是把這些樹管起來。我們種的樹,當年成活率在95%以上,這在西藏是創了個奇跡。 雖然樹剛種上不久,柳果村村民米瑪已經感受到了一些改變。 米瑪:比以前風沙小了,灰塵也少了。對這一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在高原7月強烈的陽光下,米瑪鏟著鵝卵石,扶正沙棘苗,唱起了歌。 |
相關閱讀:
- [ 07-04]橋洞種樹,要綠化面積還是存活率
- [ 05-22]龍巖:自家山場他人種樹 場主不可擅自鋸倒
- [ 05-07]東山見縫植綠租地種樹
- [ 04-30]鄭州立交橋下種樹遭口誅筆伐 拔了又種
- [ 04-24]藍營高雄市長參選人楊秋興談施政:陳菊種花我種樹
- [ 04-23]南邊唱罷西邊登場 鄭州又現立交橋下種樹
- [ 04-23]東山縣:見縫植綠“尋”地種樹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