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與房企動作頻頻聯合救市 攬客手段花樣百出
2014-07-15 06:50:31??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近月來,在房地產市場下滑的背景下,地方放松調控動作頻頻,從放松限購、限價,到擴大資金支持力度,再到調整落戶條件,各地從不同角度試探房地產調控放松的底線。與此同時,為提高樓盤成交量,加快資金周轉,各房企降價又促銷,甚至推出“降價險”,花樣百出吸引購房者。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輪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期會比較長,對地方政府救市的效果不能期望過高。而對于購房者而言,開發商的價格游戲觸動有限。由于庫存高企,對于房企來說,如果想吸引客源,讓出部分利潤是最好選擇。 焦急 地方放松限購“只做不說” 有消息稱,從7月14日起,南昌將有條件放開住房限購,除了東湖、西湖、青云譜、青山湖4個區,其他市區區域不再限購,成為繼呼和浩特、濟南之后第三個正式取消限購的城市。 對此,南昌市房管局開發管理處相關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并未收到任何通知。 但有業內人士透露,南昌現階段是“只做不說”,只是沒有公開發文件。“此次沒有通過官方下文,而是通過房地產協會進行電話溝通,以傳遞新政執行。” 放松原因是年初以來,新建商住房銷量逐漸下滑,偏于低迷。 數據顯示,2月至6月,南昌新建商品房成交1.6萬套,成交面積180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成交1.3萬套,143萬平方米。去年同期,兩組數據分別是2.03萬套、204萬平方米和1.57萬套、160萬平方米,新建商品房和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套數同比分別下降21%、18%。更值得一提的是,4月底至今南昌市新建商品房面積庫存量超過2013年的銷售量。 上述人士表示,在極大的庫存壓力下,南昌將實時觀察限購放松效果,若效果不佳,將繼續擴大非限購范圍。 “‘只做不說’已成地方政府約定俗成的動作。”上述人士指出。除現階段已正式公布放松限購的呼和浩特和濟南外,天津、廈門、溫州等多地也“只做不說”,悄然放開限購措施。 具體來看,目前福州只要是全款購房(包括一次性以及分批付清),即可不受到限購政策限制;廈門非戶籍人士已可以通過“補稅”方式取得購房資格;天津雖然取消了藍印戶口,但悄然放開了購買第三套房限制。 此外,部分城市選擇放松限價。廣州增城、從化以及一些中心區原本一些樓盤因價格過高而網簽受限的現象得到松綁,北京今年初同樣也已經取消對高價樓盤的入市限制。 放松購房支持方面,鄭州全市約有100多個樓盤可享受最高70萬元的“組合貸”(其中公積金貸款部分,最高不超過45萬元;商業貸款部分,最低不低于5萬元),首套房首付三成,二套房首付四成;蕪湖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購房安家補助政策進行調整,取消之前“就業滿3年”才可獲得購房補助(1萬元或2萬元)的時間限制。 調整戶籍政策方面,武漢從7月1日起,畢業超過2年在武漢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具備相應資格即可落戶,而原本要求畢業2年之內才有資格;此前,貴州也宣布全面開放落戶限制,鼓勵更多人在中心城鎮、城市落戶安居。 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表示,2014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突如其來的走勢逆轉令整個行業始料未及。去年末17個調控升級的一二線城市中,有11個城市今年成交降幅超過25%,受政策從緊影響顯著。 與此同時,截至6月底,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的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26218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8%,同比增長22.9%,庫存再創歷史新高。 “從全國房地產市場看,出現問題的城市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因為人口凈流入減少,實際需求萎縮,難以消耗之前已經積壓嚴重的土地及在售庫存。”張大偉說。 他認為,從貴陽發布納入本省其他多市人口基數,享受本地戶籍政策,到無錫買房落戶面積降為60平方米,再到海口出臺落戶新政策,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解決人口問題,搶人,利用城鎮化,提高購房人口基數,達到刺激房地產的目的。 |
相關閱讀:
- [ 07-14]囤地模式遭遇危機 價值地產提供房企轉型路徑
- [ 07-14]房企九成難達年度目標 開發商下半年或降價拼業績
- [ 07-11]評論:大品牌房企新盤首次推貨值得考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