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方獲悉,預算法修正案(草案)或將在8月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迎來“四審”,并將同時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表決。 知情人士透露,“四審稿”不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草案最終成文將在8月,相比“三審稿”,改動的空間不會太大。此次表決通過的可能性較大,值得期待。 目前,包括賈康在內的國內數十位財稅界權威專家學者正積極建言,密集召開研討會,并已經形成修改方案欲呈報全國人大。 據記者了解,一份由天和經濟研究所發起的“百名學者修訂《預算法》”活動正在匯集整理專家意見。而另外一份由8位財稅專家聯名起草的修改意見已經成文,將通過一定渠道呈報全國人大。 多位專家建議成立人大預算委員會,作為專職、常設機構,從事預算監督管理工作,讓預算外“小金庫”無處遁形。 “目前我國財稅改革步伐邁得很快,社會上都很期待預算法修改盡快完成。預算法是預算制度改革的重點,通過預算法的修改,本身也是把改革的成果鞏固下來、規范起來,能夠指導改革、引導改革、推動其進一步發展。”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說。 專家認為,如果此次預算法“四審”表決得以通過,那么“政府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就會以法律形式得以確認,從法律上終結了政府收支分散管理、預算內外并存的局面。 長期致力于推進政府預算公開透明的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蔣洪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修訂預算法的核心,就是立法機關能夠對全口徑的政府預算實行實質性審查監督。 目前我國財政四本預算并沒有真正實現全覆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覆蓋的范圍不完整,二是覆蓋的視角不完整。” 蔣洪表示,覆蓋的視角不完整,主要體現在預算只體現政府收支,沒有納入政府全部的資產負債情況。而覆蓋的范圍不完整,則表現在四本預算外,還存在未納入監督的政府收支。 “公共財政收支方面,大量財政專戶存儲的資金游離于公共收支預算外;而政府性基金大約有500多項,但很多都沒有在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向社會公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向社會公布的國企利潤幾乎只有全部國企利潤的10%。”蔣洪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現行的預算法的立法宗旨主要體現為“健全國家對預算的管理,加強國家宏觀調控”,而修改后的立法宗旨主要體現為“為了規范政府收支行為,加強對預算的管理和監督,建立健全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專家指出,從“政府管錢袋子”到“管好政府的錢袋子”是一個重大的轉變。 |
相關閱讀:
- [ 04-23]松綁地方債更需強化預算法剛性
- [ 04-23]預算法修改進入三審 擬適度放開地方發債
- [ 04-22]中國修訂預算法擬解禁地方發債
- [ 04-22]預算法修正案三審兩大亮點值得關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