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城市陸續放開住房限購 消費者仍存觀望情緒
2014-07-15 06:49:34??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面對銷售壓力,各樓盤紛紛推出促銷,包括推出低價特價房、價格抵消、首付分期付款、買房贈送家電、裝修或者面積等,各種促銷手段讓人眼花繚亂。然而這些營銷噱頭的背后卻是依舊堅冰未消的房價。準備買房的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 王先生:看他們有送家電的,送裝修的,我覺得和我預期的想象房價有點高,我希望是取消了限購令以后,房價再能低點就好了。 與冷清的新樓盤相比,二手房交易則呈現出一番熱鬧景象。在呼和浩特有多家連鎖店的家得樂房產中介公司,記者看到,前來咨詢房源信息的消費者比較多,這家中介公司一名李姓經理向記者表示,二手房和租房市場比較活躍: 李經理:二手房主要的優勢就是地理位置好,而且平米數也不太大,總價低首付低,對人們還款能力的要求也不是太高,所以人們買這樣的房子也能接受了,除此之外就是受到國家對小產權房以及合同房打擊力度比較大,一下顯得二手房房本各方面手續比較齊全,所以銷售起來比較容易,比較簡單。 此外,租房者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城中村改造拆遷戶成為該租房群體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呼和浩特城鎮面貌十年巨變工程的啟動,令相當一批城中村居民暫時成為城區內閑置房的“新主人”。拆遷、建設、回遷,走完這個程序最少要三年左右時間,在此期間,房屋租賃自然成為“熱門”業務。 針對呼和浩特樓市的現狀,下半年新樓盤的銷售能否走出低迷,業內人士分析,還有待于對市場的進一步觀察。 相對于省會城市,解除或者放開限購,更多、更早的,應該是在非省會城市、二三線城市。比如安徽銅陵。當地官方今年5月1日披露的一則“樓市促進意見”“撩撥”了市場,這也被認為是銅陵地方政府樓市限購松綁的信號。但兩個多月以來,效果好像并不明顯,多數市民仍然在觀望: 安徽銅陵官方今年5月1日披露的一則“樓市促進意見”撩撥市場,為市民購房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這也被認為是銅陵地方政府樓市限購松綁的信號。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自政府出手放松限購政策實施兩個多月以來,效果并不明顯,多數市民仍持觀望狀態。 在銅陵市長江西路某樓盤偌大的銷售大廳里,只有一位前來咨詢買房的客戶。樓盤工作人員盛高群告訴記者,新出臺的《意見》主要涉及契稅和公積金貸款等方面,1%的契稅補貼和對公積金貸款的放松給市民帶來了直接利益,其中放松公積金貸款政策包括:縮短個人繳存住房公積金期限,提高貸款申請額度和降低首付比例。但這樣的救市政策并沒有使原本低迷的樓市市場有所轉變。 盛高群:這次的政策刺激效果一般,我們這邊成交的客戶基本上還是保持在自己一個常規的狀態上,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提升。 銅陵市某房企工作人員江平介紹說,相比救市政策出臺之前,目前買房的人并沒有增加很多。 工作人員:他們覺得房價可能還會跌,然后他們就一直在觀望,都是這樣買長不買跌嘛,因為可能你跌了之后,還會有更大的政策出來。 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中了解到,多數購房者對買房仍持觀望態度。為了買婚房今年來一直看房的市民余先生: 記者:這個政策對你有什么影響么? 余先生:感覺不是很大,因為房價還在那嘛,再等等,看看行情吧,看看政府還會不會出臺一些新的政策和鼓勵政策。 想買二套房的市民劉先生:取消限購是好事情,假如我想買房子,首付肯定降低了,不像以前限購的時候首付高,貸款利息又高,我想等到年底再看看。 新華社今天的一則報道說:近期放開限購的范圍不斷擴大,但多數地方“諱莫如深”,惟恐被輿論貼上“救市”標簽。“只做不說”的背后是部分地方政府對樓市下行的焦慮、對“分類調控”的迷茫和對決策風險的擔憂。 |
相關閱讀:
- [ 07-12]媒體稱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12年未修訂遇存廢之爭
- [ 07-11]剛需購房者怎么選擇:用投資理念買自住房
- [ 07-11]農民住房財產權流轉開始破冰
- [ 07-10]國家審計署查出南京13人不符合住房保障資格
- [ 07-10]農民住房財產權流轉開始破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