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社會 > 正文

      玉米貿易流通陷入困境:糧商虧本 糧食發霉(組圖)

      2014-07-15 07:00:57??來源:央視《經濟半小時》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崔志永那里空蕩蕩的糧場

        崔志永那里空蕩蕩的糧場

      【重磅】糧商虧本、糧食發霉 玉米貿易怪圈如何打破?

      玉米運輸補貼政策出臺,為的是保農民利益,激勵北糧南運,一項好政策,實施的結果卻出人意料:【東北玉米大豐收,為何東北糧食貿易商卻手中無糧?北糧南調,為何深圳港口糧食滯留港上?深圳大量玉米堆積,為何飼料企業卻發愁買不到玉米?玉米貿易的怪圈究竟如何打破?】

      玉米運輸補貼,本意為民,卻幾家歡樂幾家愁

      玉米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可以說它的市場波動牽動著數億農民的心。由于連續豐收和需求減少,玉米開始供大于求. 為保證農民利益,國家出臺了玉米最低保護價,同時還出臺了運輸補貼,來保障南方飼料廠的利益,補貼是好事兒,可圍繞補貼也生出了很多故事。東北的玉米大多通過錦州港運往廣東,從而形成了一條“北糧南運”的黃金水路,今年就在這條黃金水路上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遼寧錦州,由于靠近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的東北大平原,這里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玉米內貿港口,每天都有貨船從這里起航把玉米開往南方。港口上正在裝船,其中有一倉是老周的貨,即將從錦州港起航運深圳的蛇口港。

      做了十幾年的玉米貿易,老周在這條“北糧南運”的黃金水道上穩扎穩打,從未失手,但是卻在去年年底做了一筆讓他心驚肉跳的生意。

      錦州天利糧貿有限公司經理周文金:我趕了一倉糧,大概在9000噸,按當時的價格我們應該是保本甚至多少能賺一些。

      可讓老周萬萬沒想到的是,這筆本該穩賺的生意,卻讓他賠了大錢。

      周文金:對,一單生意就賠了90萬。

      老周賠錢不是因為看錯了行情,而是因為突然新發布的玉米運輸補貼政策。他那船貨從錦州運到深圳,路上要走五天,貨在路上的時候,財政部公布了一項針對玉米的運輸補貼政策,從2013年11月30到2014年6月30號,為鼓勵銷售區企業到產區采購新糧,緩解主產區收購壓力,對符合條件的關內企業到東北產區采購玉米,國家將按140元/噸的標準給予費用補貼。由于這次補貼的對象,只包括各省的骨干糧食企業,以及中糧、中紡和中儲糧等中央企業集團,像老周這樣的中小貿易商,并不享受這項補貼。

      錦州天利糧貿有限公司經理周文金:國家補貼政策一下來,明顯,很明顯的走向,市場糧價頓時就下來了。

      老周這船玉米本來準備賣2400多塊錢一噸,可運輸補貼的政策已出來,深圳市場上玉米的價格就開始下跌,老周有點坐不住了。

      錦州天利糧貿有限公司經理周文金:一噸要賠一百塊錢,因為他們是后邊,具體時間記不清,要正常在南方賣到2400的時候,國家補貼到140,那么他們就可以賣到2200多到2300,2300就賣了,那我們到那兒,本錢就2400多,賣到2300,跟他們后面的價格一樣賣,這樣的話就賠了一百多塊錢一噸。

      一噸玉米賠100元,9000噸就要賠90萬。原來,生意一直做得順風順水的老周,忽然覺得生意不好做了,而且一切都來得那么突然。

      做玉米生意,一定要看兩個價格:北方價格和南方價格,北方價格指的就是錦州港的玉米價格。這里被視為玉米市場的晴雨表。早上六點,錦州港附近的長江街上,總能看到這樣的大貨車,車上裝的都是玉米,他們正等待收檢測員給玉米體檢,這些抽樣的玉米將通過這條傳輸管抵達檢測室,含水量、霉變指標都符合要求,貿易商才會收下他們拉過來的玉米。

      這位貨車師傅從通遼來,拉了70多噸玉米。他感覺今年活兒不好干,去年,一噸運費還100元,今年一噸只有60元。現在一趟活下來,能把油錢掙回來就不錯了。

      《經濟半小時》記者:去年一百元一噸的話,能掙多少錢?

      貨車師傅:一百元錢的運費,能掙個一兩千元錢

      《經濟半小時》記者:一車?

      貨車師傅:對

      《經濟半小時》記者:今年呢?

      貨車師傅:今年就不行了,就不掙錢了。就等于白給人家拉了。真不掙錢。

      車少了,就意味著玉米少了,這是玉米貿易商崔志永最不愿看到的場景。

      崔志永從2001年就開始做玉米貿易,他覺得今年是十三年來,生意最難做的一年。

      《經濟半小時》記者:你今年庫里存了有多少糧?

      錦州市永豐隆糧食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志永:現在2萬多噸吧

      《經濟半小時》記者:比去年呢?

      崔志永:比去年少,沒存滿呢,沒有糧了。就存這么多,就完事了,

      《經濟半小時》記者:要是存滿應該是什么樣啊?

      崔志永的貿易公司有70多名員工,因為收不上玉米,他正打算讓員工們輪著放假。

      《經濟半小時》記者:往年這個時候不可能放假?

      往年最淡季也就是九月份一個月,九月份收不到糧,其他月份都能正常收購。

      《經濟半小時》記者:今年淡季提前了?

      崔志永:對,提前了。現在沒有糧啊。老百姓手里也沒有糧,貿易商手里也沒有糧。

      原來玉米滿倉,現在只留下空蕩蕩的庫存。玉米都去了哪兒呢?

      劉立新今年收購的最后一倉玉米

        劉立新今年收購的最后一倉玉米

      糧食運輸不均,各地港口缺貨積壓出問題

      去年,錦州港糧食的中轉量達到了1300萬噸,近一半的東北玉米都是從這里運往南方銷區的,而今年,錦州港這條“北糧南運”的黃金水路上的運輸量卻急劇減少,記者告訴我兩個細節,原來停8條船的泊位現在只有三條船,不僅運玉米的船少了,走鐵路貨運的車皮也在減少,以前的貨物裝卸記錄一天寫好幾頁紙,現在一頁都寫不滿。不僅貿易商收不上玉米,港上中轉的玉米也少了,玉米到底都去哪兒了呢?

      負責玉米業務的顧梅松原本是港上的大忙人,但現在,他工作的節奏突然慢下來了。他認為,玉米貨物量的銳減主要因為國家的臨儲收購。

      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處經理助理顧梅松:現在糧食大部分都被國家的臨儲收購了,被收去了。

      顧梅松提到的臨儲收購,指的是從去年年底,國家在東北三省和內蒙,以每斤1塊1毛2分錢的最低收購價收購農民手中的玉米,給出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價,遠高于當時的市場價格。

      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處經理助理顧梅松:今年的臨儲收購量比往年都大,收購了將近7000,目前報的是收購了7000萬噸吧。往年的整個東北的玉米產量也就是一億到一億二這個左右,現在就是這個7千萬噸,再加上前期走的貿易糧,基本上就無糧。

      統計數據顯示,這次國家臨儲玉米共收購7000萬噸,占東北玉米總產的75%,在貿易商看來,市場上沒有什么玉米了,也就沒有什么操作的空間了,玉米市場現在就是政策市。

      與此同時,他們還要面對一個更殘酷的現實,因為很多像老周這樣的中小貿易商拿不到運輸補貼,他們的貿易方式也被完全改變了。

      今天一船玉米又準備從錦州港起航,老周和另一位貿易商劉立新各占了一個倉位,因為不享受運輸補貼,他們沒法再去南方銷售,只得在錦州港就把玉米給賣了 。平常不怎么上船的劉立新,今天也親自來看看這批貨,因為這倉玉米給他今年的貿易劃上了一個句號。

      錦州良豐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立新:這個如果按照時間算,這應該是我最后的一條船,就是今年收購期結束之前,因為后續這塊庫存幾乎就沒有了。現在看,就是完全靠這種北糧南運的貿易方式,這個模式在今年我們這種民營企業就行不通了,因為有一些相關的運輸補貼政策,臨儲政策就約束了,我們原先經營的這種模式,這樣就把經營范圍局限在我們港口,像類似這種平倉了,裝船平倉,在這兒直接就完成了整個的貿易過程。

      錦州港上無糧,像老周和劉立新這樣的貿易商深感無奈,可深圳的蛇口港正好相反,這里正在為糧多發愁。在過去10年,靠這樣的大船從北方源源不斷運來玉米,這個港口已經成為北糧南運中最大的一個接卸港。

      招商港務(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輝:深圳的招商港目前來看的話,作為銷區來說,主要的一接卸玉米,北糧南運,接卸玉米的港口,所以它的位置重要性比較重要,現在目前我們港口來說,占整個珠三角的份額應該是在兩港,招商和海星輛港占到70%的份額,

      廣東是中國最大的飼料生產基地,這里對玉米的需求最近10年每年都保持近10%的增長。而港口優越的地理位置,恰恰讓這里輻射整個珠三角,去年招商港玉米的接卸量達到了500萬噸,

      和錦州港不同的是,深圳寸土寸金,這里場地、倉庫比較少,港口想做大,只能提高中轉效率。可今年進來的玉米船經常停在港上走不了。

      招商港務(深圳)有限公司市場一部副經理江國光:我港上說白了需要周轉,船如果十天、八天走不出去的話,我肯定著急。我著急之外,客戶說白了也著急,糧來了賣不出去,有時候不是說是價格的原因,的確是需求限制了它。船靠在離不走,我的泊位周轉也慢了,港上的成本也增加了,應該來講從港口、船公司、客戶都損失,方方面面。

      這艘船從昨天到港就一直趴在這里,船上的玉米遲遲沒能卸下來。這趟活兒,船東至少要賠30萬。以前,偶爾遇到玉米賣不完,江國光就會讓貿易商把剩下的玉米存到港里的倉庫。可現在卻不行了,這里是玉米滿倉。

      招商港務(深圳)有限公司市場一部副經理江國光:像今年長的都超過三十天一批貨的,就是船到了這里,卸下來,在港上存放超過一個月經常有。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原來這種情況從來沒有過?

      江國光:原來很少,很少,個別的,可能他對市場的一種判斷,可能有一些失誤啊,會偶爾的會有,但今年就是說,這種事情已經是很普遍了。

      南方的一些貿易商為了拿到運輸補貼,從東北采購了大量玉米,但是運到深圳后才發現,由于飼料市場不景氣,玉米并不好賣。于是大量玉米積壓到了港口。

      江國光:整個南方的需求有所減弱了。玉米長期在港上的存放都沒有低于過安全庫存量的。

      在這個碼頭工作了20多年,江國光還是第一次遇到這么多玉米堆積存放的情況,倉庫不夠使,只好把玉米堆在外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也是露天存放的,我看都敞著放呢。

      江國光:對,你看下雨的話,有些地方都已經發霉結塊了。你看那種正常我們說的,都已經結頂了,這是行業里面的術語,叫結頂,為什么結頂,它其實沒有任何澆過雨或是啥,它就是因為你放的時間長,南方的那種氣候,我們的油布這么一蓋,里面玉米的這種呼吸作用,蒸汽往上的時候,整個頂都已經結了,正常新鮮的玉米,它的流性是非常好的,現在你看見沒有,都變成小冰川一樣的,不會自動流下來了。

      今年,深圳的雨水特別多,每下一場雨,玉米的質量都發會生變化,在現場,我們已經能夠味到一陣陣發酵的味道。

      今年以來,招商港上的玉米庫存始終維持在15萬噸,達到了港上能夠承受的極限。據江國光估算,目前整個珠三角地區港口的玉米庫存量已經接近50萬噸,而珠三角的貿易商曾經根據經驗核定出的安全庫存量是30萬噸。

      江國光:珠三角現在正常的安全庫存很多貿易商講的,低于30萬的時候,一般市場的波動不會太大,如果超過30萬噸,那么飼料廠的采購欲望就會明顯降低,他就是怕自己拿的貨,今天拿的價格,明天可能會掉10塊、5塊,因為采購成本對飼料廠來講一個很大的利潤空間。

      玉米貿易商數量減少,飼料商采購難

      一方面是一些貿易商拿不到運輸補貼,錦州港運輸量銳減,另一方面,南方的一些貿易商為了拿到運輸補貼,從東北采購了大量玉米,但是運到深圳后才發現,由于飼料市場不景氣,玉米并不好賣。于是大量玉米積壓到了招商港,港口也發愁大量壓港。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飼料企業居然也發愁,他們愁的是買不到玉米,這是怎么回事呢?

      港上的這棟大樓里集中了40多家和玉米相關的商戶,在這里,可以找到運玉米的船,賣玉米的貿易商,還有買玉米的飼料企業,老廖就是其中的一個,他的任務就找玉米。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像這個玉米符合咱們的要求嗎?

      雙胞胎集團港口玉米部總經理廖為玉:這個東北玉米不符合我們雙胞胎飼料生產,主要是霉變率偏高,因為我們雙胞胎是做乳豬料的,對玉米的品質要求比較高,對霉變控制也比較嚴,像這個霉變率偏高,就不符合我們企業的質量要求。

      做玉米的,沒有不認識老廖的,因為他所在的飼料企業,一直占據中國豬飼料銷量第一的位置,這家企業一年要用掉600萬噸玉米,比蛇口港一整年的接卸量還多。在這600萬噸中,有一半的玉米都要由老廖來采購。

      今年飼料銷量少,用不了那么多玉米,可老廖采購的壓力反而比以前更大了。作為最大的飼料企業,老廖買玉米可以享受國家的運輸補貼,在今年6月30日以前,每進一噸玉米,都能從國家那里拿到140塊錢的補貼,這就相當于每噸玉米便宜了100多塊錢。對于企業,這當然是好事,可是運輸補貼一出來,他買玉米卻更難了。原來和老廖有生意往來的貿易商還有四五十家,補貼政策出來后,只剩下了10多家。比如像貿易商老周他們都在錦州港平倉,沒辦法到南方來了。

      雙胞胎集團港口玉米部總經理廖為玉:對于我們飼料企業來說,也不是好事,我們也希望百花齊放,貿易商數量少,對我們采購難度明顯的也是增加的,不僅僅是北方人員增加采購成本的一個上升,就是在南方競爭也不是那么充分了,貿易商整體數量少了,對我們采購難度增加。

      老廖只得增派自己的員工去北方采購,他本人也去了東北,一直在那里坐鎮指揮。

      雙胞胎集團港口玉米部總經理廖為玉:像我本人一直在北方采購,像春節前,包括春節后的2月份、3月份、4月份,我也是5月份才回到南方,因為5月份以后北方已經無糧可采了,不得不回來了,沒有糧食了,買不到了,糧源已經枯竭了。

      雖然河北、山東等北方地區也有糧源,但老廖都沒考慮,因為他們生產的很多飼料都是給乳豬吃的,對玉米質量的要求比較高。

      現在用的主要是東北玉米。東北玉米主要是毒素低,向我們說的黃曲霉素,嘔吐毒素,包括玉米的赤霉烯酮,它都比其他的產地會低。

      采購的壓力讓老廖時刻關注著每一條從北方來的船。

      廖為玉:這個也是補貼的時間快臨近了,所以北方的貿易商也是趕到6月30日,把這些大船往南方移過來,是這樣的。

      根據規定,到6月30號,國家實施的每噸140元的運輸補貼就結束了,老廖也希望能趕在補貼結束之前多進一點貨,昨天中午停靠過來的這艘船上有6萬2千噸玉米,其中近一半都是老廖的貨。今天一上班,老廖就趕緊叫人從船上取了些玉米,他著急想知道這批貨的質量。

      廖為玉:我們怕到路上有霉變,有損失的不良的情況出現,所以我們都還要重新再檢。

      檢驗結果讓老廖放下了懸著的心,可算是等到了一船質量好的玉米,這些玉米可以卸船了。不過一船玉米也就夠附近的飼料廠生產三四天。但每天都要開工的飼料廠,老廖依然在擔心飼料廠斷檔。

      深圳港口已經霉變的玉米

        深圳港口已經霉變的玉米

      玉米貿易流通陷入困境,如何破解僵局?

      今年上半年,豬價的持續低迷,飼料也賣不動,去年這時候每個月能賣兩萬七千噸飼料,可今年一個月也就賣到兩萬兩千噸。結果就是貿易商進的玉米也就賣不動了,即便是國家出臺了運輸補貼,促進了北糧南運,但還是有大批的玉米堆在了招商港上。這又該如何解決呢?

      運輸補貼優惠南方,這讓東北的貿易企業日子艱難,錦州港運輸量銳減。而收儲政策照顧東北,貿易商把玉米運到東北,造成玉米運輸逆流,大量玉米擠壓在招商港,玉米的貿易流通似乎正在陷入死結,這種僵局能否打破?突破口又在哪里呢?

      在浙江湖州,一場例行的玉米行業年會,吸引了南北方眾多貿易商、船東,飼料企業和港口的參與,人們希望能夠在這里找到破解玉米僵局的答案。

      在現場,我們也做了一項問卷調查, 70%的受訪者對玉米供大于求的市場局面表示擔憂,85%的人認為,2014年國家還將繼續啟動臨時收儲和補貼政策。

      在國家糧食局信息中心主任尚強民看來,中國玉米市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

      國家糧食局信息中心主任尚強民:巨大的臨儲玉米入庫,表明中國的玉米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明顯的或者說根本性的變化。

      是什么原因讓此前一直偏緊的玉米市場,突然變成了供大于求?尚強民給我們看了這樣一組數據:在過去的十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十連增,玉米增長最快, 2013年玉米播種面積比10年前增長了50%,十年,玉米增產一億噸。與此同時,近年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肉類消費在減少,玉米需求不足。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國家先后出臺了兩項玉米補貼政策。

      國家糧食局調控司司長周冠華:通過給南方的一些個用糧企業給一部分補貼,也調動他們到東北地區來才采購玉米,還有粳稻嘛,積極性,這個效果應該也是比較明顯的。應該是有利于緩解東北地區的收儲壓力和收儲矛盾。

      國家在嘗試打破玉米市場的僵局:臨時收儲計劃——在解決產區農民賣糧難的問題;運輸補貼——在解決銷區飼料企業生產成本高的問題,一產一銷,市場最重要的兩個環節都想到了,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國家糧食局總工程師何毅:現在我們糧食增產,財政已經拿出了很多的資金來支持,像種子補貼,生產環節里頭,農民的直補,平均起來一斤糧可能都得超過一塊錢。如果我們流通環節建庫、存糧,糧食的出庫還要靠財政補貼,那一斤糧食就得一塊多錢,那這樣一來,我們納稅人的錢,很多錢都投入到了這樣的一種補貼方面當中,財政的負擔就是非常重。

      花這么多錢補貼是希望能夠打通玉米市場的任督二脈,但現實情況卻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一些嗅覺靈敏的商人,開始圍繞補貼做起了文章。

      錦州市永豐隆糧食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志永:東北給補貼,把河北糧運到東北了,現在山東和河北都缺糧。

      一些河北、山西的糧,本該一路南下,賣到山東,但精明的生意人,寧愿花上每噸120元的運費,把玉米賣到東北。

      崔志永:在那兒(河北、山西)賣2200左右,到錦州港前一段是2320 ,或者2330。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加上運費?

      崔志永:對。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跟當時錦州港的價格一樣。

      崔志永:一樣。

      河北,山西的玉米拉到東北,再從這里運到往南方,每噸就享受140元的補貼,利潤空間就來了。用業內的行話說——糧食出現了逆流。

      國家糧食總局調控司的周冠華也密切關注著玉米的逆流現象。

      國家糧食總局調控司副司長周冠華:東北地區價格托起以后,市場價格沒有那么高,那么企業,包括一些個糧食經營它要算帳,一看這個往那兒流,有利可圖,那肯定會往那兒走一會兒。我們從統計數據上也能看得出來,遼寧省產的糧,玉米可能在東北三省加內蒙,應該是相對比較小的。但是它那個從遼寧走的糧量確實不小。

      與此同時,他們發現,南方的加工企業享受了運輸補貼,但東北的玉米加工企業卻因為沒有補貼,日子過得艱難。

      國家糧食總局總工程師何毅:去年已經有了每噸140塊錢的運費補貼,你說給南方關內企業補貼了,關外企業就喊了,你給他補貼我日子就沒法過了。關外的企業就說那這個政策要么一視同仁,要么都別給,

      針對玉米補貼出現的種種矛盾,國家糧食局的相關部門坐到一起,商量接下來的對策。

      國家糧食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從玉米深加工消耗量來看的話,從2012年到2014年,已經連續三年下降,大概就是到2014年,我們統計的2013年的結果是,玉米原料消耗量大概在5500萬噸左右,這樣的話,一直是一個下行的趨勢。

      國家糧食局總工程師何毅:我們看看怎么能夠出臺這樣的政策,盡量避免出現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單向目標政策。

      玉米的臨時收儲計劃,雖然解決了農民的賣糧難,但玉米都進了國庫,貿易商就陷入了無糧可賣的窘境;運輸補貼政策,雖然刺激了北糧南運,但積壓在南方港口的玉米,一時間卻難以找到銷路。

      國家糧食總局總工程師何毅:所以現在這個補貼政策在不同的類型的企業,它會有不同的反響,這個也不能靠過去的一刀切的做法。所以普世性的補貼的做法,看來越來越不適應當前以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決定權在市場這樣一個新的特點。且這個結果是導致財政的負擔是越來越重,一切都靠在財政上。而且財政的補貼數額是巨大的。

      怎么才能把錢花在刀刃上,什么樣的政策既能防止一刀切,又用好市場這只手,是擺在決策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國家糧食總局總工程師何毅:用什么樣的政策,能夠怎么樣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這個題目前還沒破。我希望通過今年的糧食收購,通過進一步的深入調查了解,能夠找到完整的、系統的、規范的政策導向。既有利于國家,也有利于企業,更有利于農民和我們消費者。

      【半小時觀察】 補貼政策考驗決策者智慧

      2013年年底,玉米補貼政策接踵出臺,直接激勵了南方企業到東北采購。這在當時對東北玉米市場價格起到提振作用,但是,從節目中我們看到,一些我們之前沒有預料到了情況也正在出現,比如,有不少收購商就是出于取得補貼的利益考慮,將河北,山西的玉米拉到東北,再從這里運到往南方,每噸就享受140元的補貼,但是因為這些作法沒有遵循市場供需關系,反而導致了局部積壓的同時又局部缺貨等一系列的問題。這個現象提示我們,一項好的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必須要有更完善周全的設計和考量。記者在玉米大省吉林和遼寧的調查中就發現,玉米種植面積仍然在擴大,如果不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今年又將是一個玉米豐收年,這就給決策者出了一道難題,該制定什么樣的玉米補貼政策,既保護農民,又兼顧貿易商、加工企業,還有消費者的利益,這無疑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国产专区| 免费毛片在线视频| 久久免费精彩视频| 麻豆女神吴梦梦| 晚上差差差软件下载|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777xxxxx欧美|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日本三级电影网址|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va欧美va| 麻豆精品传媒视频观看|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5g年龄确认大驾光临未满|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色先锋资源久久综合5566| 最近中文字幕2018|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无翼乌全彩里番蛇姬本子| 咪咪色在线视频|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欧美性色19p|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中国明星16xxxxhd| 熟妇人妻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