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7月15日電美國《紐約時報》15日發表專欄作者莫琳·多德的文章稱,對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婦來說,真是有其父其母,必有其女。前“第一女兒”切爾西輕而易舉地獲得了與其能力不相符的收入,其貪婪令人生厭。 文章稱,在當美國“第一女兒”的八年期間,切爾西·克林頓從來沒有做過出格的事。所以,看到她在某種意義上舉止出格,像她的父母一樣,為了填飽“克林頓公司”那貪得無厭的大胃口而賺取錢財,不免讓人感到有些奇怪。 她那屬于“百分之一”富人的母親在離開白宮時,虛情假意地說自己“徹底破產”了,這番話受到了猛烈抨擊。有鑒于此,切爾西為什么還想要招惹批評,讓別人說她大肆撈錢,獲得的回報與她的技能、經驗、角色并不匹配呢? 就在34歲的切爾西試圖讓一些“老友”與克林頓基金會——這個基金會像克林頓夫婦自己一樣,用意良好、花錢隨意、雜亂無章——拉開關系時,她還在通過發表演講,為基金會籌集資金。正如《紐約時報》的埃米·喬茲克(Amy Chozick)報道的,她每次演講的出場費要價是7.5萬美元(約合47萬元人民幣)。 憑什么她的出場費那么高?她試水過管理咨詢、對沖資金,父母是政界要人,憑什么她一個小時的收入就比大多數美國同齡人一年賺的都多?(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是53046美元。) 如果她真的想成為利他主義者,就讓她把這些錢捐給獨立的慈善機構——當那些機構的目的不是為了在她母親努力重返白宮時,或者她自己有意試水政壇,給克林頓這個姓氏增光添彩時。 或者讓她免費演講好了。畢竟,這相當于讓她練習擔任候選人,沒有必要為此獲得報酬。 “政治人”(Politico)網站曝光的一則消息讓人們感到厭惡。該消息稱,在把合同改為一月一簽之前,切爾西的年薪是60萬美元——每分鐘上鏡的報酬超過2.5萬美元。對于這樣一個通過裙帶關系獲得的,在NBC新聞中播報花邊消息的記者職位來說,實在高得過分, 克林頓一家的表現,仍然仿佛是在從事無私的公共服務。那他們又為什么總是回到大肆撈錢的道路上?而且已經從“花一件的錢買兩件”變成了“花20件的錢買三件”。 希拉里的書讀起來就像是她從宜家買了一些東西,又請人組裝在了一起,十分無趣——因為主要是賺取那筆估計有1300萬美元的稿酬預付款,并且為她的競選造勢,而不是像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和鮑勃·蓋茨(Bob Gates)的回憶錄那樣,充滿了耐人尋味的自我審視和政治內情。如果她確實有什么話要說,這本書可能還會短一些。 希拉里一邊對逐步加重的學生貸款債務表達著嚴重的關切,一邊又從至少八所院校大肆攫取六位數的酬勞,可她卻看不出二者間的脫節。她現在說,她把大學給的錢都轉到了基金會,然而她又拒絕提供任何文件證明,“透明女士”是絕不會這么做的。(其他演講的巨額酬勞,她還是會收入囊中。比如今年4月,她在拉斯維加斯對廢料回收業協會[Institute of Scrap Recycling Industries]發表的演講。) 喬茲克估計,利潤豐厚的家族演講生意,已為克林頓夫婦賺取了超過1億美元,他們每次的出場費從20萬美元到70萬美元不等。單是克林頓一人,去年就靠他最愛干的事——講話——賺取了1700萬美元。 里克·科恩(Rick Cohen)在《國家慈善季刊》(The National Philanthropy Quarterly)上寫道,“問題是這些演講的受益方是一家基金會,它是一家以公共基金會形式組建的機構,然而它顯然是克林頓家族的代名詞,為后者所控制。”他還寫道:“給克林頓夫婦及其女兒的演講捐獻大筆錢財的個人和機構,或許只是在花錢購買有權有勢的政治領導人的認可,購買在他們面前露臉的機會。他們希望,領導人能在日后給他們提供一些政治上的好處。” “企業在向非營利性政治機構捐款時,或多或少地明確期待,將來會得到更溫和、更友善的待遇,這種關系令人不安。某些捐款者本身就是公立或非營利機構,如大專院校,它們把納稅人的錢和免稅的捐款拿來示好,這種做法也十分令人不安。這樣示好的訊號,能使這些機構自身在需要獲得資源和好處時,受到良好的對待——哪怕無非是克林頓家族的成員對提供撥款的聯邦機構,或者正嚴肅審查大學學費和捐款開支的監管機構說上一句好話。” 切爾西十來歲時,克林頓家族對她給予了嚴密保護,堅決要求媒體尊重她的隱私,他們做到了。他們需要再次保護自己的女兒,這一次要讓她避開的,是他們無休無止的貪婪。 |
相關閱讀:
- [ 06-30]克林頓夫婦吸金有道 演講收入累計過億
- [ 06-27]美報:克林頓夫婦“靠嘴致富”12年演講賺1億美元
- [ 06-27]克林頓女兒當記者年薪60萬 被指拿高薪不干活
- [ 06-27]克林頓之女年薪60萬 被批最高薪的菜鳥記者
- [ 06-26]克林頓力挺希拉里 兩人在會場親密擁吻
- [ 06-26]希拉里承認“破產論”不恰當 但不會影響其形象
- [ 06-26]希拉里演講費超22萬美元 克林頓為“破產”辯護
- [ 06-25]克林頓回應質疑力挺希拉里 奧巴馬角色漸顯尷尬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