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壓力仍需破解 盡管經濟向好勢頭已經逐步確立,但是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在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何德旭看來,經濟下行壓力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在金融經濟周期的下行階段,經濟自主增長的動能很弱。年初以來,房地產、制造業投資不斷回落,前5個月累計增速僅為14.7%、14.2%,拖累前5個月固定資產的名義增速僅為17.2%;另一方面,前期所積累的資產泡沫、高杠桿率、過度負債等問題使經濟、金融系統內生脆弱性增強。在此背景下,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資產價格的破裂等會導致微觀部門資產負債表狀況惡化,造成經濟下行趨勢的自我強化。 因此,如何破解當前下行壓力成為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關鍵。對此,央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徐諾金認為,從近幾年來的情況看,僅僅根據經濟運行走勢,在上半年觀望、下半年發力,使經濟總是在“前低后高”中循環是不行的。應當用當期舉措引導長期預期,在當期政策的穩定性上下工夫,走出“經濟走弱來點刺激,經濟走強刺激退出”的循環,可以采用“降稅、降息、降準”的辦法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釋放經濟增長潛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我國需要通過“微刺激”和“穩增長”政策逐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并且結合穩增長、結合推動改革方案的落實來促進結構的調整,政府通過“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相對薄弱且需要改善的部分,進而實現結構的優化和調整。 不會出現失速風險 在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看來,我國從1978年到2007年,經歷了整整30年的高速增長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開始換擋,進入7%到8%的中高速經濟增長階段。這是符合經濟規律的。 不過,中國經濟在經歷換擋之后,并不會出現失速風險,未來保持中高速經濟增長的潛力很大。中國社科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迎秋認為,支撐我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客觀條件至少有5個方面:我國制度和體制改革紅利大量存在并有待進一步釋放;我國傳統人口紅利大幅度下降和接近消失,但新人口紅利已經且正在繼續大量形成;我國個人、城鄉以及地區間收入差距的存在形成的經濟增長的內生推力;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率的迅速提升;國際經濟發展環境對我國中長期發展的戰略機遇及其挑戰等。這5個方面客觀地支撐著我國現階段8%左右的潛在經濟增長率。 范劍平表示,未來10到20年,我國將同時是世界工廠和世界市場,這決定了我國經濟一定程度內的降速,同時又能保持在中高速擋位。 |
相關閱讀:
- [ 07-15]一輛莆田至大田客車改走高速路 售票員要多加錢
- [ 07-15]7月16日至25日適中至和溪高速路段交通管制
- [ 07-15]行人橫穿高速被撞再次發生 事發福詔高速葛山段
- [ 07-15]福永高速旗山收費站開放 閩侯往永泰可省半小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