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本網記者 程曦)科技興農是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可靠保障和有效途徑。作為自古以農業發展為主的大省,近年來,貴州大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將農業科技工作放在農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貴州省科技廳通過一系列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和農業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將科學技術廣泛應用到了田間地,成了農業增效的“助推器”,農民增收的“催化劑”。 在我國油菜育種領域具有領先優勢地位的貴州省油菜研究所,就是貴州省著力建設的,我國油菜行業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平臺。 油菜研究所所長杜才富走進油菜花地,查看油菜繁殖情況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始建于1936年,目前有科級干部、博士、碩士70余人,主要從事油菜、花生和玉米等品種資源收集整理、遺傳育種與栽培研究、制種技術與新品種推廣等領域工作。建所至今70余年間,在一代又一代油菜育種專家的不斷努力下,該所通過科技創新,先后研究出并通過審定的優質高產油菜新品種達50個。僅在2007-2009年國家審定含油率大于46%的油菜新品種全國共育成10個,其中5個就是貴州省油菜研究所育成的。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全國開始推廣種植傳統雜交油菜?!霸撚筒似贩N不僅產量低,且其油菜籽中芥酸含量高達45%、硫甙含量高達100—120umol/g?!辟F州省油菜研究所所長杜才富告訴記者:“這兩種成份都不利于人體的消化吸收,特別是芥酸對人體有危害,不易消化,大量攝入后,會造成血管壁增厚,形成心肌脂肪堆積?!?/p> “產量低是制約油菜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針對我國油菜含油量偏低、效益不高的瓶頸制約,有的放矢的品種選育是第一步。只有首先解決這個瓶頸問題,振興油菜產業才有希望?!倍挪鸥唤榻B說,為了提高雜交油菜的產量和品質,降低油菜籽中芥酸、硫甙含量,給百姓打造健康食用油,近年來,該所有針對性地開展了高產、高抗、高效和適應機械化的新品種選育。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最新研究出的優質雜交油菜品種 經過該所研究所科研人員多年的潛心攻關,該所在全國率先提出了雙隱性核不育雜優育種理論及技術體系,研發出了一系列優質高產油菜新品種,并推廣到覆蓋長江流域的貴州、四川、重慶、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上海等13個省市種植,創社會經濟效益100多億。 “經濟效益的提升,才能調動農民種植的積極性。而科技創新恰恰是經濟效益提升的關鍵?!闭劶坝筒搜芯克乱徊降囊巹潱挪鸥槐硎?,貴州省油菜研究所將以院士工作站為出發點,加強與法國農科院、華中農大等院校合作,推動團隊建設和科技創新,加大對油菜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從而助力油菜產業發展。 “加快良種選育,提高油菜產油成份,提升油菜生產效率,讓農民朋友的錢袋子鼓起是我們的永恒目標。”杜才富說:“為此,我們必須緊緊抓住農民增收這個‘牛鼻子’,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將科學技術廣泛應用到了田間地頭,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p> |
相關閱讀:
- [ 07-09]張平盛贊奇瑞重工科技創新能力
- [ 07-13]龍巖市首屆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昨開賽
- [ 07-10]廈門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搭建科技創新平臺
- [ 06-25]龍巖市首屆科技創新創業大賽開始報名
- [ 06-20]聚焦6·18:高校成科技創新重要陣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