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水和食品安全、大面積霧霾等重大熱點民生問題,是本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關注的重點之一。在今天舉行的農業生態轉型與糧食安全分論壇上,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生物及基因工程專家陳章良回應了相關熱點問題,并接受了本網記者專訪。 農業生態轉型與糧食安全論壇現場 針對如何在農業轉型中保障食品安全這一問題,陳章良表示,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過程中,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大家對食品的關心除了營養外,最重要的就是吃下去是否安全。他說:“在轉型過程中,本身應該是食品越來越安全。但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大家過于急于求成,都想多掙錢把成本降下來,因而使用了大量的違法添加物,導致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出現這些問題,跟轉型本生并沒有太多關系,很大程度上反而是由市場和消費者推動的。” 對于如何有效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陳章良提出要從四個方面進行解決。他說,一是立法,很高興的是《食品安全法》正在做修改,一定要對做假加大懲罰力度;二是相關部門要及早發現問題,不要都等到出事了才想辦法解決,那么多部門都在干什么呢?第三是要加強公眾的教育,消費者要提高認識,不要總是追求最好吃最好看的產品,不要給一些人帶來做假的機會。四是新聞媒體能科學、適當、客觀的報道食品安全的問題,不隱瞞、不夸大,否則會導致老百姓高度緊張,最后都不知道吃什么好。“事實上,絕大多數食品都是安全的。” 陳章良在論壇上發表演講 兩次來貴州參加生態文明貴陽論壇,貴州良好的生態給陳章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我特別喜歡貴州,山青水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這里還保持了生態的美好,美好的生態是最珍貴的財富,誰都不喜歡生活在霧霾之下,在地下水到處污染的地方生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都希望過得健康、活得長久。” 在提到如何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保護好環境時,陳章良認為,貴州在全國是生態建設走在最前面的省份之一,千萬不要因為追求經濟發展而損壞這么好的生態。“貴州舉辦全國唯一的生態文明國際論壇,就是提醒各級領導要保護好貴州的生態,提高公眾保護生態的意識。因此,舉辦這個論壇的意義很大。” |
相關閱讀:
- [ 09-30]蛟龍號歸來 副總設計師和生物專家談親身體驗
- [ 07-12]南非發現疑似“外星生物” 專家稱或為狒狒木乃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