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建言:作為公共性產品應多考慮低收入群體 本月初,北京市公共交通票價改革啟動民意征集。近日,市發改委、交通委等主管部門來到市政協,聽取政協委員對于改革的建議和意見。 委員們建議,票價調整幅度不宜過大,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降低調價對通勤通學等特定人群的出行影響,并提高交通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焦點 調價幅度多大算合理? “開會前三天,我問了好多人,大家的意見是公交票價適當的漲能接受,因為從全國來看,確實北京最低,連保定公交車也是上車一塊錢。”委員孫狄說。 委員趙雅君也做了調研,一些被詢問的對象認為應適當調整票價,原因是“寧可漲點價,也不要天天擠不上車去”。 “我認為,包括公交和地鐵,整個調價已具有必要性。財政給公共交通提供的補貼有點太多了,不得不漲。”委員朱良表示。 委員邱琦的調研是通過新媒體完成的,共收集了近100人的意見。相對年輕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內的人,擔心調價增加出行負擔,而年齡相對大、收入相對高點的人,希望通過調價能讓出行更加舒適。 不過,委員們也都一致認為,雖然贊成調價,但幅度不宜過大。“北京公共交通作用之一就是緩解擁堵。如果價格調整沒有調好,就有人不再選公共交通,而采取私家車或其他工具,反而加劇了交通擁堵。”委員石向陽提醒。 北京國道通公路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紀海英認為,這次要漲價,還是要考慮出行方式,價格一動,出行方式就會改變,在公交規劃里有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價格如果調得不合理,可能會引起地面汽車更堵,應該考慮各個出行方式之間的平衡。邱琦委員則提到,對于低收入群體和生活在郊區縣的乘客,調價幅度過大會造成出行成本壓力。 高揚委員指出,低收入群體怎么補助,對殘疾人和特殊人群提供什么服務,都需要考慮。既然是公益性的服務,是公共性產品,在公平性上要考慮,特別是低收入群體。 |
相關閱讀:
- [ 07-05]北京公交調價建言首日收93條 有人提不能漲價過猛
- [ 07-04]把公交調價做成“改革樣本”
- [ 12-20]北京調研地鐵調價源于巨額虧損 公交調價同進行
- [ 12-19]北京調研地鐵調價源于虧損 公交調價同進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