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密集 新能源公務用車今年采購量或超3萬
2014-07-17 08:31:02?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有分析人士表示,新能源公務車采購有望打破地方保護,具有技術、規模優勢的企業有望獲得政府更多訂單 編者按:說起今年資本市場上的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絕對是其中之一。受資本市場熱捧之余,新能源汽車也成為汽車行業的寵兒,汽車廠商們紛紛卯足勁發展的同時,從免征車輛購置稅到政府公務車采購規定新能源汽車的占比,政府的支持力度可謂歷史空前。政策一出,汽車板塊出現了11家公司漲停的行情,資本市場為之歡呼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到底能不能實現中國汽車行業的“彎道超車”,仍需拭目以待。 ■本報記者 胡仁芳 受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的密集出臺,A股市場中,汽車板塊以及特斯拉概念股、燃料電池概念股、鋰電池概念股表現非常搶眼。7月15日,汽車板塊中股價漲幅超過5%的企業有10家。7月14日,受資金追捧的漲停板個股中,最明顯的便是有增發重組事項以及涉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上市公司,汽車板塊中,11家公司股票漲停。 資本市場熱捧的同時,從國家出臺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到政府公務車采購規定新能源汽車的占比,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好時候。“按照政府每年公車采購量約為30萬輛-40萬輛來計算,新能源汽車不低于10%,2014年新能源公務車采購量約為3萬輛-4萬輛。”東方證券姜雪晴表示。 按照中汽協秘書長董揚的預測,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萬輛。公務車采購將貢獻60%以上的銷量。 政策給力的同時,“對于廠商來說,首先要把產品做好,同時布局更多的充電樁和配套設施,消除大家對里程的顧慮。再者,我們還要消除普通老百姓對電動車的不了解,甚至是誤解所產生的抗拒和隔閡。”北汽新能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車的銷售和傳統汽車不一樣,影響的因素很多,不光是廠商做的怎么樣,還有政策、法規以及消費者的認知和了解。 相關板塊漲幅居前 燃料電池概念股表現搶眼 7月15日,A股概念板塊中,燃料電池以2.73%的漲幅居首。從行業來看,汽車板塊中,貴航股份、湖南天雁、安凱客車以及曙光股份漲停。 7月14日,汽車板塊漲幅為3.13%,在所有行業板塊中漲幅排名第二位,僅低于釀酒板塊。個股中,11家公司漲停,分別是一汽夏利、安凱客車、曙光股份、中國重汽、萬向錢潮、聯明股份、江淮汽車、萬安科技、一汽轎車、海馬汽車以及松芝股份。 除此之外,概念板塊中,充電樁概念股全線飄紅,其中,南洋股份、和順電氣以及動力源均漲停。特斯拉概念股上漲3.89%,燃料電池概念上漲3.23%,鋰電池概念上漲3.1%,漲幅居前。 “由于受到新能源汽車新政的利好提振,周一汽車板塊全線上揚,帶動相關行業跟風上漲。特斯拉、鋰電池等熱點行業全面走強,進一步激發了市場做多的熱情。”中原證券分析師張剛表示。 利好政策密集出臺 有望破局地方保護 關于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出臺的速度確實讓人有些欣喜。7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也就是說,購置稅沒有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初始成本進一步降低,同時,對廠商進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提供了極大的利好。 時隔不到四天時間,多個部委聯合發布了《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行動之迅速讓業界為之側目,資本市場率先有所反應。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已經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與此同時,在配套設施充電樁的建設方面,小區內安裝充電樁問題已經有了突破性進展,路燈充電樁的改造試點工作也在北京市昌平區開始啟動。種種利好政策的出臺也給廠商減輕了不少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壓力。 “從國家層面來講,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層面的新興產業,需要政府在政策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廠商歡迎更多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政策出現,這也可以讓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高科技生活。”北汽新能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表示。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地方保護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問題。7月13日面世的《方案》中也明確指出,不得限制購買外地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對此,東方證券分析師姜雪晴認為,未來,新能源公務車采購有望打破地方保護。按照廠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產品競爭力來采購,具有技術、規模優勢的企業有望獲得政府更多訂單。 新能源公務車后年或達10萬輛 自主品牌迎來彎道超車契機 《方案》中比較關鍵的內容提到,2014年至2016年,中央國家機關以及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 除上述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外,各省(區、市)其它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2014年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10%;2015年不低于20%;2016年不低于30%。 按照上述比例,“預計當下每年政府公車采購量約為30萬輛-40萬輛。若按照不低于10%的比重,2014年新能源汽車采購量約為3萬輛-4萬輛。若2016年采購比重達到30%,年采購量有望達到10萬輛左右。”東方證券姜雪晴表示。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0692輛,銷售20477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3倍和2.2倍,產銷量超過2013年全年數量。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預計,下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或可達到3萬輛。全年銷量便可達到5萬輛。 董揚對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預計,在鄭剛看來,非常靠譜。那么,按照姜雪晴的估算,2014年新能源公務車的采購量約為3萬輛-4萬輛,可以說,新能源汽車60%以上的銷量將來源于公務車采購。 除此之外,《方案》中對新能源汽車價格規定: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享受財政補貼,其中,轎車采購價格扣除財政補貼后不得超過18萬元。“統計今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在扣除政府補貼之后,價格基本都在18萬元以內。”姜雪晴表示。 可以說,雖然在傳統汽車領域,自主品牌幾乎沒有超越外資品牌的可能性,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自主品牌或可迎來彎道超車的契機。 |
相關閱讀:
- [ 07-16]中國公車改革方案落地 明確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 [ 07-16]公務用車新能源化 16只概念股漲停
- [ 07-15]公務車“吃螃蟹”能否助推新能源汽車推廣
- [ 07-14]五部門明確公務車新能源化時間表:2016年不低于30%
- [ 07-14]2016年公務用車中新能源車至少占比三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