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洋——中拉經貿互聯新生態之一:雙轉型下的利益交匯
2014-07-17 15:59:0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7月17日電(記者 趙暉)跨越浩瀚大洋,分處地球東西。中國與拉美雖山遙水遠但很早就有經濟聯系。近10年間,雙邊貿易額從100多億美元猛增到2000多億美元。國際金融危機中拉更攜手共渡難關。中國對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為拉美經濟增長提供支撐;拉美則成為中國能源和糧食的重要來源地。如今,中國已成為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經濟依存度不斷提高。 隨著全球變化和自身調整,中拉不約而同地進入經濟轉型的新時空。改革既是挑戰,更是機遇。中拉貿易在結構上的互補,表明雙方具有錯位發展的巨大潛力。在各自轉型的歷史機遇期,找準新的利益契合點,將成為雙方實現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關鍵。 首先,中拉的優勢互補體現在產業結構的錯位布局上。在新一輪經濟轉型中,拉美國家積極謀求轉變初級產品出口模式,重新回歸制造業,這與中國消化過剩產能的轉型方向有很高銜接度。一方面,中國具有拉美所需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另一方面,中國的產能過剩行業也可以借機到拉美投資設廠,并提升企業的全球競爭和協同能力。 在中石油、中石化、中鋁、五礦、寶鋼等大型國企加大對拉美資源類項目投資的同時,長城、奇瑞、格力、江淮、哈飛、三一重工等國內制造業品牌紛紛“落戶”拉美。如今,中拉經貿合作已逐步由貿易主導轉向貿易和投資并重。截至2013年底,中國對拉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存量達到830多億美元。 聯合國拉加經委會國際貿易與經濟一體化部主任奧斯瓦爾多·羅薩萊斯認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應把與中國建立戰略聯盟關系、加深與中國貿易伙伴關系作為戰略目標,積極融入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價值鏈,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
相關閱讀:
- [ 07-17]習近平巴西國會演講:弘揚傳統友好 共譜合作新篇
- [ 07-17]習近平談中巴合作“大方向、大文章、大擔當”
- [ 07-17]習近平會見秘魯總統烏馬拉
- [ 07-17]中拉合作入佳境
- [ 07-17]習近平在拉美做東辦“主場”外交 專家:體現影響力
- [ 07-16]鄭中基執導《神秘寶藏》熱拍 認為題材具有挑戰性
- [ 07-16]俄地鐵脫軌1中國公民遇難 中使館繼續核實其他情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