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篤慶:“我是中巴40年外交關系的見證者”
2014-07-17 21:24:2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關系:四十年四個階段 中巴建交后,由于國內葡語干部緊缺,陳篤慶的工作變得更加忙碌。除了參與建交過程外,中巴建交10周年、20周年、25周年時他都在巴西,并在2006至2009年擔任中國駐巴西大使。 在陳篤慶看來,建交后的中巴關系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建交后到1985年,是兩國互相了解的階段。他認為1984年5月鄧小平會見巴西總統菲格雷多,推動了中巴關系的發展。第二個階段是1985年到1993年,是兩國關系發展的充實期,上世紀90年代兩國貿易額超過10億美元。1993年,江澤民訪問巴西,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 第三個階段是1993年到2003年,兩國關系平穩發展。其中的亮點是1999年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成功發射。而在經貿方面,進入新世紀后,兩國貿易額突破40億美元。第四個階段就是2003年至今,中巴關系快速發展,2012年,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國在2009年成為巴西第一大貿易伙伴。2013年,巴西成為中國第九大貿易伙伴,兩國貿易額超過900億美元。 了解:“奧運開幕式把巴西人震了” 陳篤慶的外交人生和中巴關系幾個發展階段都有著交點,他看到了巴西人對中國了解的加深,也看到了中巴貿易關系中的摩擦,這都是交往會經歷的事情。 他記得1972年接觸過第一個經深圳羅湖來到中國的巴西旅游團,當時巴西人對中國的陌生感,讓他印象深刻。“團里還有人總擔心在中國遇到不測。”建交后雖然兩國關系不斷加深,但在陳篤慶看來,巴西民眾對中國的了解更為加強還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把巴西人震了。我就收到過普通民眾的來信,稱贊北京奧運會。”陳篤慶說。 中巴關系也并不是天天處在蜜月中。陳篤慶記得2006年去巴西一家律師事務所演講時,對方提出雙邊貿易有摩擦。“我當時就說這是好事。換個角度看問題的話,有交往才有摩擦,這說明兩國交往更密切了。”他說。 在陳篤慶看來,中巴的生產鏈是互補的,而隨著雙邊貿易的不斷增長,巴西人的心態也慢慢發生了改變。“今年4月,圣保羅工業聯合會代表團訪華,其中有代表對我說巴西要‘順應潮流’。” 關于中巴關系的未來,陳篤慶很有信心。他說現在雙邊關系處于歷史上的最好時期,在習近平主席對巴西進行訪問期間,兩國會對未來做出規劃,中巴關系應該繼續向前發展。 “我是一個中巴建交40年關系發展的見證者,是重大事件的親歷者和參與者。”已經和巴西打了一輩子交道的陳篤慶這樣定義自己的“巴西人生”。退休之后他繼續從事著和巴西相關的工作,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巴西研究中心主任。“巴西是我的第二祖國。我對巴西的大好河山和當地民眾都有感情。”陳篤慶說。 |
相關閱讀:
- [ 07-17]習近平談中巴合作“大方向、大文章、大擔當”
- [ 07-16]專家:習近平出訪巴西將奠定未來中巴關系基調
- [ 07-15]中巴公路泥石流事故路段已清理 被困車輛有序撤離
- [ 07-14]李金章大使:全面戰略伙伴 中巴攜手前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