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于7月16日下發,旋即引發社會關注。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求是特聘學者張國清多年來關注公車改革,曾對浙江義烏、杭州、溫州的公車改革進行過專題調研。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對張國清教授進行了專訪。 一、這次改革,解決了最大的問題,就是改革決心問題。 張國清教授認為,這次公車改革是由中央出臺,從根子上解決了改革最大的難題,決心問題。因為這就是頂層設計,措施十分具體,又列出時間表,雖然還有很多操作問題需要研究,不同地區之間,個別特種行業的公車改革等等,但是,只要中央決定了,自上而下推行,與原來地方探索是完全不一樣的。 張國清說,公車改革,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們曾對車改進行過調研,發現一輛公車一年的花費高達8萬元,對百余名公務員的調查顯示,認為現行公車制度不合理和需要完善的人高達95.5%。 公車改革,核心是利益的重大調整,并且調整的還是掌握核心權力官員的利益,其難度可想而知,公車改革已經談了20年,但一直進展緩慢,關鍵還是缺少頂層設計,地方領導一換,重新回頭,或者變成變相福利,受到廣泛詬病。所以2004年調研完義烏車改之后,張國清的調研報告題目是《公車改革的切入點不應在基層政府》。 從新一屆黨中央實施八行規定、推行整風肅紀行動來看,一切重在實干,相信這次公車改革,會是一次釜底抽薪的改革。 |
相關閱讀:
- [ 07-17]公車改革是中國改革決心的試金石
- [ 07-17]車改更要作風改
- [ 07-17]確保公車改革改成改好
- [ 07-17]“超低”車補為公車改革開了好頭
- [ 07-17]“最后一公里”考驗公車改革
- [ 07-17]新一輪公車改革仍需警惕“下有對策”
- [ 07-17]確保公車改革改成改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