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18日電 題:百余網友向中紀委揭培訓腐敗 辦班斂財歪風橫行 記者 闞楓 機關培訓中心暗藏桑拿美容,學習培訓成為公款吃喝旅游的“安全島”,上級發文“辦班”實為借機斂財……近日,在中紀委官網上,百余名網友揭露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培訓腐敗”。 7月7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開設專題邀請網友“起底隱蔽在培訓中心里的享樂和奢靡”。十日過去,專題網頁中已有百余名網友的“揭秘留言”,隱藏在官場培訓背后的奢靡腐化亂象得以曝光。 亂象一:培訓暗藏桑拿美容 巨額費用公款買單 在網友列舉的官場“培訓腐敗”中,一些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豪華培訓中心,以及培訓過程中暗藏的公款吃喝、旅游亂象被集中揭露。 網友“和好如初”稱,按照常理說,培訓中心是進行學習培訓的場所,主要設施應當是教室、圖書閱覽室和教職工、學員宿舍等。可現在的情況是,有些“培訓中心”,雖然沒掛星,卻有星級酒店標準的客房、套房,內設國際標準的游泳館、進口的保齡球房,更有甚者桑拿、美容、歌舞廳等各種娛樂設施也一應俱全。 “培訓開始后,每天開半個小時的會后就去桑拿、美容、唱歌、打保齡球等等,每人每天消費標準千元以上,最后,還每人發一些高檔禮品或者購物消費卡。” 網友“寒冷”說。 網友“巧思妙構”還列舉了一天的“培訓作息”:早上起床洗漱完畢——豪華早餐——組織外出考察學習為名去游玩——中午吃豪華午餐——下午接著游玩——晚飯給有關領導或者重要人士請客、送禮、拉關系——晚上陪領導去不易被發現的高檔會所洗腳按摩——最后返回培訓中心。 培訓中心也并不全是身處繁華鬧市、明目張膽的奢華。網友“5憂國憂民”揭露稱,“有的培訓中心建在農村,地方非常大。里邊有果樹、有養魚池、有養家禽的,還有種植無公害的蔬菜地。到季節時領導干部定期能吃上無公害的蔬菜和雞、鴨、魚、豬肉、雞蛋和鴨蛋。” 還有網友舉例,一些培訓中心打著紅色經典、革命傳統教育等幌子,變相旅游,把家門口的紅色基地、黨校閑著,卻不遠千里組織活動去外地,美名其曰:互動、交流、觀察、考察、學習…… 亂象二:政企不分利益輸送 發文辦班借機斂財 在中央八項規定和整飭“四風”的高壓之下,隱藏在培訓中心的奢靡腐敗為何還頂風橫行?在網友的揭露中,一些部門大肆修建培訓中心,官場滋生“培訓腐敗”背后的利益鏈條也浮出水面。 “一個培訓中心身后都背靠有數個權力部門,權力部門出文辦班,培訓中心收錢培訓,短短一個數天的培訓費用卻數千上萬,既沒有成本核算,也不會經過審計,雙方都賺的盆滿缽滿。” 網友“luoxu”舉例。 網友“三湘”還揭露,某省局下轄四星賓館,賓館負責人由省局辦公室后勤中心負責人兼任,“該局是重要經濟部門,下轄各地市局、縣局,省局教育部門規定每年各單位要完成XX數額的培訓指標,以此作為層層考核指標,于是乎,每年大大小小的培訓,真訓也罷、假訓也好,都被要求在該賓館進行。” 官場“培訓”的火爆,有利益牽連背后的層層指標,也有將培訓納入干部仕途的必經之地。 “有些地方把參加‘培訓’作為提拔干部的一種‘隱性’杠杠,比如哪個副處級干部要是到什么‘中青班’去學習了,那就意味著他要提拔使用了等等。” 網友“巧思妙構”稱。 除了官辦的培訓中心,那些自身沒有專門培訓場所的部門,也有利用培訓、學習之名公款吃、游玩的辦法。 例如,網友“公社干部”透露,有些專門的培訓企業,依附上級政府有關部門,并以上級政府有關部門的名義向下級政府有關部門下發培訓通知,并象征性地組織一二天的教學,然后便組織公款旅游。 亂象三: “培訓的不干活,干活的不培訓” 毋庸置疑,組織干部學習、培訓的初衷在于提高干部能力素質、開拓干部眼界、充實知識儲備。然而,當培訓中心充斥公款奢靡享樂之風,學習培訓也就變成隱形的“福利”。一些基層公務員開始抱怨,渴望得到學習提高的他們,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培訓機會。 網友“閃閃亮”說,一般各單位就近在本轄區搞的業務培訓,尤其是培訓歸來需要上手開展工作的培訓,會按業務歸口該誰去誰去,也沒有人要擠破腦袋要求去。另一種情況是,培訓地點遠,尤其是在知名風景區、培訓費用高、檢驗培訓成果不明顯的一類培訓,基本上屬于變相福利,屬于稀缺資源,一般也輪不到普通干部參與。 “長期以來,培訓在每個系統都是一種資源和象征,哪些人能去參加培訓?領導的機會肯定比別人多”,網友“龍山月”說,一般的工作人員基本上與培訓中心是沒有關系的,在這種情況下,培訓中心當然要往豪華上面用功了。 網友“shaanxiqwp”也表示,培訓什么,那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培訓什么人,培訓的人滿意不滿意。他舉例說,培訓的人員要么是一、二把手,要么是掌管財、權、物等崗位的人員。“一些培訓中心以盈利為目的,把培訓放在了第二位,要不社會上會流傳著‘培訓的不干活,干活的不培訓’的段子。” 網友“韓山曉月”也說,“普通人員由于高昂的培訓費不能去,而能去的只能是有錢的單位或有權的人。” 針對培訓學習漸成“變相福利”,一些網友也建議,要讓培訓中心走下神壇,回歸提高業務的最初功能,讓真正渴望學習進步的基層公務員獲得提高的機會,治理“培訓腐敗”,要讓培訓中心走上群眾路線。 專家聲音:治理“培訓腐敗”需正本清源 中共十八大以來,從狠剎公款吃喝、文山會海,到整治會所腐敗,再到啟動公車改革治理“車輪腐敗”,以八項規定為起始,官方系列正風肅紀的“組合拳”擊向官場積弊。 然而,當中央反腐敗、反“四風”的視野不斷拓展之際,官場貪腐奢靡亂象亦有從“臺前”躲進“幕后”的趨勢。從邀請網友曬“四風”隱身衣,到如今“起底培訓中心的腐敗”,中紀委也希望通過官民互動讓隱蔽的腐敗“見光死”。 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看來,治理“培訓腐敗”需要正本清源的綜合措施。 “針對干部培訓,我們國家有黨校和行政學院這兩個比較完備的培訓體系,基本能滿足各地黨政系統的培訓學習需求,一些專業性較強的行業和部門自行適當組織培訓也有必要。但是,多年來,由于監管缺失,公費培訓過多過濫,豪華的培訓中心,奢靡腐化的培訓亂象,讓官場的學習培訓越發變成腐敗滋生地。”汪玉凱對中新網記者說。 其實,針對日漸凸顯的培訓中心腐敗亂象,官方的治理力度正在升級:去年修訂《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治理會議腐敗;今年6月公布的《樓堂館所建設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提到,不得以任何名義建設包括培訓中心在內的各類具有住宿、會議、餐飲等接待功能的設施或者場所;7月,中央第二巡視組向北京反饋巡視情況時,也直接指出“一些培訓中心成為不良作風的滋生地”。 汪玉凱說,之所以有“培訓腐敗”,背后有長期以來的財政監管漏洞,這需要建立更嚴密的財政預算管理,此外,培訓中心泛濫背后也有政企不分的老問題。 “治理官場培訓亂象,必須讓各級黨校、行政學院成為干部培訓的主力。一些黨校和行政學院無法提供的培訓,要由第三方提供,逐步讓培訓社會化,黨政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不能自設培訓機構,并將其作為其直管的下屬部門。”汪玉凱說。(完) |
相關閱讀:
- [ 07-17]部分地方現"為官不為" 李克強:庸政懶政同樣是腐敗
- [ 07-17]最高檢咨詢專家:打擊外逃貪官不能重追人輕追贓
- [ 07-15]打擊“李鬼大學”要根除“學歷最大”
- [ 07-15]孔垂柱去世, 蓋棺還須論定
- [ 07-15]新疆紀檢監察機關半年立案772件處分669人
- [ 07-15]今年首輪中央巡視全部反饋 問題清單凸顯反腐新指向
- [ 07-15]中央巡視揭買官賣官等腐敗頑癥 更為關注民生腐敗
- [ 07-15]解讀司法改革“上海方案” 還需大量細致配套措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