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民間武裝防空實力有多強?
2014-07-18 09:38:41? ?來源:環球軍事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環球軍事報道】在外界眼里一向裝備不佳的烏克蘭民間武裝,卻頻頻擊落烏政府軍的飛機。14日一架烏軍伊爾-76運輸機在烏克蘭東部城市盧甘斯克被擊落,機上49人全部喪生。這已是烏克蘭局勢緊張以來,烏軍被擊落的第二架運輸機。此前還有多架烏軍戰機和直升機被擊落。人們不禁要問,烏克蘭反政府武裝的防空實力到底有多強? 美國《星條旗報》14日稱,被擊落的伊爾-76上有9名機組人員并載有40名官兵。對于擊落伊爾-76的“元兇”,烏克蘭國內說法也不一。烏克蘭國防部發布的消息稱,該機是被高射炮和大口徑機槍擊落。從民間武裝的裝備來源分析,這可能是指DSHKM 14.5毫米高射機槍、“巖石”HCB式12.7毫米高射機槍以及ZU-23雙管23毫米高炮。前兩種機槍不僅擁有使用三腳架的型號,更是很多俄式坦克的標準配備,裝備量很大。而威力更大的ZU-23高炮裝備范圍也非常廣,在烏軍和俄軍中都有大量儲存,烏克蘭民間武裝應該很容易獲得。由于它們既能攻擊空中目標,也能攻擊地面目標,裝備的廣泛性不亞于AK-47自動步槍,威力也足以滿足攻擊低空飛行的運輸機、直升機的需要。 而烏克蘭總檢察院披露的消息則說,這架伊爾-76運輸機是被民間武裝發射的對空導彈擊中。一名民間武裝發言人也向俄新社證實,他們使用了地對空導彈。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此前稱,烏民間武裝可能擁有波蘭制造的便攜式防空導彈。報道稱,5月2日在克馬托斯基北部大約20公里處,烏克蘭陸航部隊兩架米-24“雌鹿”直升機被擊落。烏克蘭國防部隨后宣布,擊落米-24的是波蘭機動作戰部隊使用的便攜式防空導彈,并展示了該導彈的照片。照片顯示,導彈發射管上清楚地顯示字母“GROM E2”。GROM意為雷電,該導彈是俄“針”式便攜式防空導彈的波蘭仿制型號。《簡氏防務周刊》稱,除波蘭軍隊使用該型導彈外,目前只有格魯吉亞、印度尼西亞、秘魯,立陶宛向波蘭定購了該導彈,而烏克蘭民間武裝直接從波蘭獲得該導彈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民間武裝可能是輾轉從格魯吉亞獲得該導彈,也可能是俄羅斯在2008年的南奧塞梯戰爭中截獲的導彈,然后再轉交給民間武裝。 此外,烏克蘭民間武裝得到便攜式防空導彈的種類和途徑很多。俄軍裝備“針”和“針S”便攜防空導彈,以及早期的“箭”系列便攜防空導彈,其性能和美國“毒刺”便攜防空導彈接近,理論上可以提供給烏克蘭民間武裝。此外,被民間武裝攻克的烏政府軍武器庫中也存有大量蘇聯時期的便攜式防空導彈。這些便攜式導彈操作十分簡單,按照說明書操作即可,“并不比老式滑膛槍操作起來麻煩”,對付沒有安裝導彈逼近報警系統和紅外對抗系統的烏克蘭運輸機綽綽有余。 專家認為,烏克蘭民間武裝很難擁有更大型的防空導彈,例如薩姆-11、S-300,哪怕是“鎧甲-S”這種中近程的防空系統。這些裝備的操作、維護等工作都需要經過長時間專業訓練、富有經驗的士兵和軍官進行, 而且需要更大的雷達體系的支撐。烏克蘭民間武裝很難在短時間內擁有這一切。 |
相關閱讀:
- [ 07-18]馬航客機疑被擊落至少295人遇難 黑匣子已找到
- [ 07-18]外媒稱馬航MH17航班實載298人 乘客來自10國
- [ 07-18]馬航客機墜毀現場隨處可見殘片遺體 景象令人心碎
- [ 07-18]馬航乘客起飛前拍照:如果失蹤它長這樣(圖)
- [ 07-18]烏駐聯合國大使指俄應為馬航客機墜毀事件負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