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規模“瘦身”,中國車市幾家歡喜幾家愁?
2014-07-18 12:38: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中國力度前所未有的公務用車改革終于落地。中國官方本月16日宣布,力爭年內取消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及以下工作人員一般公務用車。 首批取消的中央和國家機關一般公務用車,體量有多大?根據中國財政部今年4月公布的中央本級2014年預算,今年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為41.27億元(人民幣,下同)。 對于競爭白熱化的中國汽車市場而言,此次對公務用車大刀闊斧的改革,究竟是利空或利好? 市場人士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或將刺激新車銷售,也有望帶動汽車限購城市的汽車租賃等行業發展。 “這毋庸置疑能拉動新車銷售。”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表示,凡屬于將面臨“被取消”公務用車的人群,考慮到他們的工作年限,不難承受購買汽車的經濟開支,“不管是家中已有舊車換新,還是新購置一輛上班用車,應該不至于買不起。” 政策規定,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后,對參改的司局級及以下工作人員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對此,中債資信評級業務總部分析師李樹磊指出,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及發放公務交通補貼,將促使更多的公務員加入購車行列。長期來看,將促使車輛消費實現由公務領域向私人領域的轉化。 李樹磊表示,政府租車業務需求的增長也可能促進專業租車公司的增長。 “是不是能夠拉動租車業務,對于非限購城市不好說,像北京這樣的限購城市有可能。”顏景輝指出,由于北京等汽車限購城市需要通過搖號等途徑獲得購車指標,當公務員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后,有可能加入搖號隊伍,在中號前,“新政有可能拉動北京等部分限購城市汽車租賃行業發展。” 在汽車租賃業或將迎來利好的同時,市場人士亦不無憂慮。其中之一,便是本土自主品牌汽車廠商今后或更難從公務用車這一細分市場分得蛋糕。 自主品牌汽車在中國被寄予厚望。2013年6月17日,中國外交部官方微博透露,部長王毅“從今天起使用國產紅旗轎車”,被外界視作中國官方力推自主品牌的信號之一。 在現實中,中國近年來通過發布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等方式,推動公務用車更多地采購自主品牌。李樹磊指出,部分自主品牌車企亦希望借助公車市場實現品牌高端化突圍,實現自身形象的提升。 “而作為公務用車的主體,一般公務用車取消導致公務車市場整體容量縮減,部分自主品牌車企發展壓力加大。”李樹磊說。 就在幾天前出臺的旨在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另一項事關公務用車的政策,或亦將一定程度遭遇“沖抵”。 官方7月13日公布的一份文件提出,2014年至2016年,中央國家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還將逐年提高。 而此番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后,李樹磊分析,通過公務車采購支持新能源車的力度將有所縮水,一方面取消公務用車將導致公務車整體容量下降;另一方面,車輛拍賣后,政府機關留存的車輛車質相對較高,更新速度將趨緩。 不過,李樹磊和顏景輝均指出,公務用車只是規模相當有限的一個細分市場,因此改革對于車市全局影響注定有限。 根據評級咨詢機構中債資信估算,目前中國公務車市場容量約為30至50萬輛,僅占中國乘用車市場的約2%至3%。 “公務車采購自身無論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擴容還是自主品牌車企的銷量提升作用都有限”,李樹磊認為。 “自主品牌不用太悲觀。”顏景輝表示,自主品牌車企尚擁有相當規模的目標客戶與市場。他建議,自主品牌需抓住一線城市首次購車客戶,同時堅持目前升級品牌檔次,逐步搶占中高端市場的路線。(完) |
相關閱讀:
- [ 07-18]評論員觀察:公車改革,以公心樹公信
- [ 07-18]公車改革的幾個關鍵性細節問題
- [ 07-18]公車改革,以公心樹公信
- [ 07-18]公車改革20年中央推動破局 補貼仍是爭議焦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