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 第27天 意外摔斷手臂 止步拉薩外400公里 7月14日,騎行的第27天,一直說自己幸運的周揚出了意外。周揚那輛車的碼表出現了故障,下坡路段只有憑感覺控制車速,在經過一個彎道時,由于車速過快,車子沒有得到平穩的控制,一下子摔倒在地,周揚連續翻了幾個滾,最終撞在山坡的巖壁上才停了下來。 向來不愛戴頭盔的周揚這回摔暈了,休息了好一會兒后才清醒過來。周揚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左手已經骨折,只是感覺疼痛難忍。為了不影響進度,周揚決定單手騎車。剛騎不久后,他需要用右手換擋,檔位在車子左側,在他放開手的一剎那,車子再次翻倒在地。隊友將周揚扶起后,再也不肯讓他冒險,打電話叫來了救護車。 在林芝縣八一鎮的一家醫院內,醫生為周揚的手臂打上了石膏。此時的他臉部腫脹、眉骨破裂,左手手臂兩處骨折。醫生要求周揚住院,可眼看著再翻一座山就到拉薩了,周揚怎么也不肯放棄。躺在病床上的周揚需要留院觀察3天:“要是手臂接骨情況良好的話,我就繼續推車前進。要是情況不好,那我只有搭車進拉薩了。” 昨天,周揚終于出院了。他準備今天出發,繼續朝夢想前進,但父母希望他能回重慶。 編后 青春之旅別拿生命去冒險 臨江路114號的一家店鋪里,60歲的周洪余在隔出的二樓辦公室,對著電腦整理兒子周揚從川藏線上發回來的照片。看著照片上的兒子與出發時相比更黑更瘦,周洪余有些心疼,但他更感到驕傲,因為兒子的堅持和努力超出了他的想象。 “兒子,爸爸支持你!” 6月16日,正在學校準備行囊的周揚將騎行的路線圖發給了父親,告訴爸媽自己做足了準備。 一年前,兒子周揚告訴父母想騎車進西藏,遭到了母親張容生強烈的反對,在母親看來,川藏線很危險,電視里關于驢友出事的新聞從未間斷過。但周洪余卻很支持,因為他自己16歲時進云南支援邊疆,一待就是8年,他像周揚這么大的時候還在邊疆呢! “兒子,我在后方為你做記錄” 從周揚出發的第一天起,每晚的電話就是周洪余最期待的事。周揚每天到達行程計劃中的驛站,安頓好后就會給他打電話,匯報當天騎行的里程數、天氣狀況、身體情況以及沿途見聞。 20分鐘的通話時間,周洪余并沒閑著,他對著兒子發給他的路線圖,找到兒子當天的位置,然后一邊聽一邊將兒子的見聞記錄下來,同時不忘提醒兒子上路前檢查剎車系統,注意安全。 周洪余的QQ空間里,為兒子寫了3篇日志。文中記錄了周揚每一天遇見的驚險事,也有他對兒子深深的祝福。周洪余說:“兒子每天要騎100多公里,沒有精力寫作,我要替他將這一路記錄下來。” “兒子受傷,我一夜沒合眼” 7月14日晚,本想更新騎行日志的周洪余,在得知周揚意外摔傷的消息后停了筆。“看我日志的有很多是家長和老師,兒子受傷了,我不想讓他們也跟著擔心。” 由于擔心,周洪余一晚沒有合眼,電話那頭的兒子流露出仍想帶傷堅持的意思。他不愿掃兒子的興,但還是告訴兒子,要根據醫生的檢查結果再定。“要是復查結果不是一般骨折而是粉碎性的,就必須立馬坐飛機回來。” 看了周揚等人的進藏經歷,我們不禁暗暗出了一身冷汗。3個毫無騎行經驗的年輕人,事先未做充分的訓練,就這樣毅然出發,他們的精神可嘉,但并不值得效仿。尤其是為了尋求刺激,不顧基本的安全常識,在雨天擅闖滑坡地段,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設想。都說青春是場冒險,少年的熱血總是驅使他們向著充滿未知與刺激的遠方進發。但這樣的一場青春之旅,并不值得拿生命去冒險,至少在出發之前,應該做足準備。(重慶晨報) |
相關閱讀:
- [ 07-17]男生冒充學生干部課間向女生表白 被通報批評
- [ 07-16]男生假冒學生干部點名 找到心儀女生表白被通報
- [ 07-16]大學男生以干部查課名義向女生表白 全校通報批評
- [ 07-14]女大學生發微博找火車偶遇男生 聯系后未得到期待交流
- [ 07-13]漳州19歲男生盜用女子照片與人露骨網聊 已侵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