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伊朗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19日凌晨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決定,將談判結束的最終期限延長至11月24日,以期彌合圍繞伊朗核計劃核心爭議的深刻分歧。在此期間,伊朗須把25公斤純度為20%的濃縮鈾轉變為更難提煉為武器級鈾的核燃料。 ”
談判期限延長4個月
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凱瑟琳·瑪格麗特·阿什頓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盡管耗時3周的“馬拉松”式談判取得一些進展,但各方圍繞“核心議題”分歧明顯,需要更多時間,因此將談判期限延長4個月。
阿什頓和伊朗外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里夫在一份共同聲明中說,各方談判代表“將在今后數周內再次會面……懷著能夠盡早達成一致的堅定決心。”
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去年11月達成談判10年來首份階段性協議,原打算在協議7月20日到期前達成一份最終協議。階段性協議規定,伊朗須在1月20日至7月20日內停止部分敏感核活動,西方則相應放松對伊制裁。不過,今年的6輪談判沒能就伊朗核項目規模和能力等核心議題彌合分歧。
中國出席伊朗核問題談判代表、外交部軍控司司長王群19日在維也納說,延期決定有利于各方繼續朝著通過政治談判解決伊核問題的方向邁進。
中方希望六國和伊朗珍惜來之不易的機遇期,開動腦筋,邁開步子,相向而行,達成讓國際社會放心、伊朗安心的全面持久協議。
美政府將解凍伊資產
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18日說,談判業已取得的進展和今后可以預想的前路為這4個月的“短暫延期”提供保證。
他說,美國政府將解凍28億美元伊朗資產。這意味著,伊朗可以在今后4個月內使用這些資產。
作為交換,伊朗需在今后數月內把25公斤純度為20%的濃縮鈾轉變為更難提煉為武器級鈾的核燃料,用于德黑蘭一座醫學研究用核反應堆。
他說,一旦濃縮鈾變為核燃料形式,伊朗用其制造核武器將相當困難。
不過,克里警告,伊朗在談判延期的4個月內所獲資金不會多于過去6個月,先前遭凍結的大多數石油出口收入也不會解凍。“就像過去6個月那樣,我們將繼續推行已經實施的制裁。”
能否達成協議仍存疑
盡管談判延期,能否達成最終協議依然存疑。西方擔憂伊朗把高純度濃縮鈾用于秘密研制核武器,希望伊朗在較長時間段內大幅削減鈾濃縮規模,同時允許聯合國核查人員訪問更多設施。
伊朗則堅稱鈾濃縮僅供民用,堅持爭取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敦促西方盡早解除經濟制裁。
按照克里的說法,談判最大分歧之一在于伊朗鈾濃縮項目的未來,包括納坦茲鈾濃縮廠的鈾濃縮能力。“這一議題是達成任何潛在全面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這一領域要做的工作很多。”
參與談判的一些外交官告訴媒體記者,其他分歧在于,如何處理伊朗先前曾經開展的原子彈研究,以及對伊朗核項目采取的長期限制應持續多久。
談判延期7月21日開始,11月24日結束。美國官員說,談判將在下月以某種形式恢復。
文/韓梁(新華社特稿)
分析
伊核談判前景能否樂觀
美國白宮19日發表的聲明稱,伊朗核問題談判各方雖然目前仍存分歧,但達成全面協議“前景可期”。
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在聲明中說,談判各方同意延長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談判時限,從而得以在伊朗暫停其核計劃的同時繼續推進談判,各方也有機會就這一緊迫的安全問題達成持久的外交解決方案。歐內斯特稱,美方致力于達成一項能夠切斷伊朗各種擁有核武器途徑的全面協議,且不會接受任何低于美方目標的解決方案。
中國出席伊朗核問題談判代表、外交部軍控司司長王群在維也納表示,中方支持關于談判延期進行的決定,這有利于各方繼續朝著通過政治談判解決伊核問題的大方向邁進。中方希望六國和伊朗都開動腦筋,邁開步子,相向而行。
伊朗外長扎里夫此前表示相信,談判迄今取得的進展足以讓各國領導人認識到談判有繼續進行下去的理由。
可以預料,隨著談判時限的延后,各方的利益博弈也將繼續下去。文/新華社記者 王騰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