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多地樓市量價齊跌 業內稱深度調整大勢確立
2014-07-21 07:06:51?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從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套數創下自2006年有網簽記錄以來的同期最低值,到南京房價近兩年來首次出現環比下跌,再到南寧樓市進入買賣博弈的“冰封期”,受調控未見明顯放松、銀根收緊、行業周期性特點等因素影響,多地樓市現量價齊跌,深度調整大勢確立。有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行業在經過高速發展的15年之后,整體格局已經發生改變。新房高增長時代已經終結,處于向平穩發展的過渡階段中,地區之間、不同需求之間的差異分化凸顯。2014年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雖然不是歷史最差的,但卻是爭議最多的。 7月中旬,國家統計局發布1至6月房地產市場相關運行數據,商品房銷售面積4836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0%,住宅銷售面積下降7.8%;商品房銷售額31133億元,下降6 .7%,住宅銷售額下降9.2%。各項指標顯示:房地產投資增速繼續回落,新開工面積降幅持續收窄;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放緩,價格同比小幅回落;房企資金增幅繼續放緩,銷售回款占比出現下滑??傮w而言,上半年房地產行業調整態勢依舊,市場庫存壓力持續加大。 上半年多地樓市量價齊跌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除春節、網簽系統暫停等因素疊加致2月份成交大降外,北京樓市成交呈現逐月走弱態勢。此外,南京樓市在經歷了三、四月份的小幅回升之后,五月“速凍”行情超出許多業內人士預期。而二線城市廣西南寧的房價也呈現出明顯的“冰凍效應”。 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北京共有401個項目取得銷售許可,新增53472套商品住宅,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漲60%;新增供應面積597.64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漲66%。2014年上半年市場供應量創下自2009年以來近5年同期歷史新高。 盡管供應量大增,在樓市成交量方面,由于受到中國宏觀經濟下滑影響,加之銀行對購房者信貸支持力度的減弱,今年上半年北京樓市在一片低迷中收場。據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月至6月北京樓市總成交32964套,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9%,總成交面積為345.98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1%。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除春節、網簽系統暫停等因素疊加致2月份成交大降外,北京樓市成交呈現逐月走弱態勢。尤其春節后隨著多個二三線樓市樓盤大量滯銷,頻繁曝出大幅降價,房價下降預期加深,盡管一線城市房地產依然企穩,但購房者開始有看淡預期。受此影響,此后幾個月,在北京收緊信貸及自住型商品房的加速供應等因素作用下,市場觀望情緒進一步加重,使得北京樓市成交量一路下行,至6月份,北京商品住宅共成交5119套,創下自2006年北京有網簽記錄以來的同期最低值。 本報記者了解到,南京樓市在經歷了三、四月份的小幅回升之后,五月“速凍”行情超出許多業內人士預期。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5月份南京的新房樣本均價為14024元/平方米,環比4月下跌1 .36%。這是自2012年5月南京房價環比連漲以來,近24個月首次出現環比下跌。該跌幅排在全國十大重點城市第一名。 二線城市廣西南寧的房價也呈現出明顯的“冰凍效應”。長年在珠三角一帶從事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營銷的深圳匯金行副總經理黃平旺告訴記者:“南寧樓市已經進入買賣博弈的‘冰封期’,即便是快環附近,開盤價格超過7000元/平方米的樓盤都賣不動,但開盤價格在6500元/平方米以下的樓盤,一開盤就銷售一空。” 長沙市房地產開發協會副秘書長、長沙房地產開發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學海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長沙樓市銷售同比下降很多,主要是因為銀行貸款收緊,包括購買貸款和開發貸款。去年下半年以來,銀行推行貸款利率市場化,銀行的貸款更愿意給一些成長性好的企業,而非房地產領域。 |
相關閱讀:
- [ 07-19]首個省級樓市指導意見引關注 專家稱影響不會大
- [ 07-18]評論:時下的樓市沒有“定心丸”
- [ 07-18]毛大慶:目前樓市問題是消化不良
- [ 07-18]“樓市中場”各方喜憂參半 開發商忍痛促銷渡難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