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置設施建設緩慢 近8成污泥沒得到無害化處理
2014-07-21 07:09: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全國范圍內污泥處置進展緩慢 《“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全國規劃建設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規模518萬噸/年。全部建成后,各省(區、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均達到規劃確定的目標,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產生的環境隱患將得到有效遏制。 然而,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環境修復中心陳同斌則擔憂,目前各地建設污水處理廠熱情很高,但國內污泥、餐廚以及其他有機垃圾均存在產量缺乏統計、技術路線不清晰、處理目標過高、產生主體責任不清等問題,可能導致“十二五”污泥處置規劃的目標難以完成。 《中國水業市場研究報告(2013)》(簡稱“報告”)稱,目前,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依然十分緩慢,全國近80%的污泥沒有得到穩定化、無害化處理,絕大部分污泥送至城市垃圾處理廠簡單填埋。 據了解,污泥處置技術雖然有很多種,但仍然存在處置成本高的問題,目前并沒有明確集中比較成熟且可以大面積推廣的處置方式。報告顯示,從污泥的資源化利用來看,主要方式就是污泥堆肥、建材利用,前者在運營市場中占比超過10%,后者占比相對較少,另外有17.76%污泥處置去向不明。 采訪中,一些專家表示,政府對污泥處理的投入嚴重不足也是污泥處置能力建設推進遲緩的重要原因。記者發現,“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投資近4300億元,而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投資僅347億元。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我國近年來頻頻有污水處理廠污泥污染環境事件的發生,污泥已經成為污水處理廠最大的難題,很大程度上因為污泥處置費用沒有直接的財政投入,一些地方就采取簡單填埋,導致了二次環境污染。 |
相關閱讀:
- [ 06-23]污泥不染,為“荷”贊歌
- [ 06-09]長樂亞新污水處理廠引先進技術 污泥變成有機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