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徐州7月21日電 (朱志庚 拾冠之)“昨晚,住在冷庫周圍的居民都被疏散開了,直到今天中午大家才陸續回家,但是依舊能夠聞到刺鼻的氨氣味道。”7月21日下午14時左右,江蘇沛縣居民劉老漢忐忑不安地返回家中。原來,在20日下午,其住所旁邊的經濟開發區一冷庫發生氨氣泄漏,救援人員通過徹夜忙碌,20小時后才將險情排除。 7月21日中午,位于沛縣經濟開發區東風西路附近的綠委家屬院大院外,停靠著兩輛消防車,一根根水管以串聯的方式連接近500米長,兩根水管龍頭一直延伸到該處一家冷庫廠房內。“現在還是能聞到一股氨氣味,比起昨晚散發出來的濃度,真是好多了。”在冷庫廠外守候的員工老李頭向媒體介紹說,事發后,廠里的幾位工人一夜沒合眼,當地的公安、消防等部門人員也是輪流值班,一邊疏散群眾一邊處置現場,廠區周邊的幾戶居民都連夜上門說服,轉移到了附近的賓館暫時居住。 “幸虧事發在下午,學校的孩子們都下課回家了,出事現場來了許多消防車和警車。”距泄漏地點一路之隔的某幼兒園內,孩子們正在歡歡喜喜地進教室上課,而據該園張老師介紹,事發時令周圍百姓也緊張了一陣,原本以為第二天要停課的,沒想到,相關部門處置及時,泄漏的氣體被當晚控制住了。聽說這一情況,學生家長李女士表示驚訝:“只要別傷及人命就行,這邊靠近學校和居民區,像氣體泄漏的事情最好別再發生了。” 順著蜿蜒的水管,記者來到事發現場——生鮮食品冷凍倉庫,廠房大門緊閉,抽水的水管一直伸到廠區南側的廠房里面,站在門外依然能聞到刺鼻的味道。三名身著民警制服的工作人員在倉庫南邊執勤,他們自稱是沛縣經濟開發區派出所的民警。其中一位告訴記者,他是上午接替值夜班的同事,主要是在這里維持秩序,疏散群眾。 廠區門口路邊空地種植的大豆和豆角等農作物葉面都已經干枯,就像被大火突然烤了一般。據廠區南側一參與救援看起來像個機關干部的中年男子介紹,這都是氨氣熏得,烤干了農作物,幸虧周邊比較空曠居民居住不是太多,泄露的氨氣得到了及時消散。冷庫的南墻外邊,墻上被挖了一個直徑大概有70厘米左右的大洞,冷凍食品成箱成箱的碼放在倉庫里,洞口部分冷凍的雞腿雞翅散落在地上。據幾個正在忙碌著的工人介紹,破這個洞主要是通風用的,以利于稀釋倉庫內氨氣的濃度,發生泄漏的是制冷壓縮管道。 7月21日下午2點左右,消防官兵開始忙碌收拾現場設備準備返回,而轄區派出所工作人員依然留守冷庫周圍維持秩序。 另據沛縣官方證實稱:7月20日下午18時左右,沛縣經濟開發區一冷庫發生氨氣泄漏,縣委縣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公安、安監、環保、消防等部門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迅速疏散周邊居民,切斷泄漏源。在徐州市和沛縣專家的指導下,采取霧狀水稀釋、強排風等措施,降低濃度,把含氨廢水引入廢棄坑塘中處理。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對周圍環境沒有造成影響。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處理中。(完) |
相關閱讀:
- [ 07-17]福清民房深夜倒塌3死3傷續 疑與液化氣泄漏有關
- [ 07-15]快餐店煤氣泄漏半夜爆燃 鄰居熬夜看球及時報警
- [ 07-15]浙江余姚一槽罐車側翻 30噸二甲苯部分泄漏
- [ 07-11]沈海高速泉港驛坂段槽罐車遭追尾 12噸硫酸泄漏
- [ 07-10]日本福島核電站建冰墻堵住核泄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