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廣州市荔灣區人民醫院皮膚科一位叫劉欣的醫生發微博稱,自己被云南警方和云南白藥集團代表傳喚調查,原因是一年多前發的一條提及云南白藥的微博言論被認為“涉嫌造謠”。 這條讓劉欣陷入與云南白藥周旋的微博發自2012年8月27日晚。微博大概內容是:因家長的無知,不正確使用紅汞+云南白藥粉擦拭傷口,導致孩子毀容。在該微博所配的圖片中,一名女孩右臉的太陽穴、鼻翼、耳根處傷口較深,已出現明顯的潰爛。 一條陳年微博為什么會引起跨省調查?跨省調查,是否符合規定?這名孩子毀容的直接原因是因為擦拭了云南白藥? 5天前的7月16日,劉欣在微博上寫下他的驚訝:今晚云南白藥集團的代表和云南警方邀我去廣東省廳那邊聊聊天。7月17日,劉欣再次通過微博透露事件進展:調查已結束,歷時約4小時。 記者致電云南白藥質量部工作人員時,他首先質疑微博博主劉欣爆料的真實性。 工作人員:這個爆料人,我們當時一直試圖跟他聯系,但是沒有聯系上,真實性打問號。 對此,劉欣醫生反駁:這個說法與事實明顯不符。 劉欣:他們有我的聯系方式,和他們的律師已經相互留了電話,也都有聯系,他們找不到我的那一天是因為我休息,而我休息的時候一般都關機了,不存在回避。上班的時候,他們都可以找到我的。 針對劉欣醫生微博中提到云南白藥和紅汞一起使用導致毀容,云南白藥方面認為,這并不能歸咎于云南白藥。 云南白藥:白藥在用于外傷的時候,在說明書上寫了,就是希望能夠清創,就是把創面給清干凈,至于紅汞實際上我看了一下,這段時間大家對紅汞也有一些認識,目前臨床上都不推薦使用。 對這一觀點,劉欣說,在他看來,無論是紅汞,還是云南白藥,對于一般的擦傷,都沒必要使用。 劉欣:主要是這一類的物資,我們現在處理的觀念都是不建議直接用于皮膚的創面上,因為可能存在污染,第二增加醫生清創的工作,第三這可能會造成一些潛在的感染風險。還有一個刺激傷口,一個異物反應還會導致過敏,甚至產生異物肉芽腫,很容易導致皮膚愈合以后,也會形成一些斑塊,然后還會出現一些潰瘍,造成一些新的損害,所以我們一般的辦法、一般醫學處置里,一般擦傷生理學,就是用干凈的毛巾、紙巾這類把它壓迫就可以止血了。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王傳林說,一般的擦傷處理確實如劉欣大夫微博所說,傷口處理的關鍵是要清洗干凈,一般很少外用藥,所以對有毒的紅汞基本不用,而他對云南白藥了解并不多,平時也很少用。 王傳林:就單獨的一個擦傷,抵抗能力很強的人,就好好沖一沖,拿著肥皂水、一般普通清水,最后拿干凈水沖一沖,最多用點碘氟,紅汞現在很少用。紅汞有汞有毒,外傷藥有時會用一點,但用的僅限于比較安全的外用藥,云南白藥我不是太了解,平時也用得不多。 劉欣在微博中說,調查當晚云南警方對他的質疑,包括“自己有什么利益,是否收了錢,照片中女孩傷口是否偽造,照片是否為你親手所照的”等等。中國政法大學刑訴法專家洪道德認為,警方跨省調查,并不違反規定。 洪道德:跨省沒問題,等于是云南當地的檢查機關認為這是一個涉嫌犯罪的行為,如果他是這樣,他有權在全國范圍內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追捕。 發什么內容的微博會被調查甚至會成為被告? 洪道德:如果云南當地檢查機關有云南白藥這個公司正式控告,認為他的微博敗壞企業聲譽,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已經涉嫌犯罪那就可以的。不是說因為他發微博,而是指這個內容,也就是說他這個內容如果不是通過微博而是通過發傳單也是一樣的了。 洪道德認為,需要明確的是,云南方面具體是以什么罪名對劉欣作出指控。云南白藥方面表示對此無法回應。而劉欣醫生表示:他目前只是配合警方調查。 劉欣:他們只是懷疑我是否對照片和事實進行了偽造,調查的時候我已經做出了解釋,不存在偽造的情況 關于這件事件的最新進展,中國之聲將持續關注,另外,在此也要提醒各位家長,炎炎夏日已經來臨,孩子在外玩耍難免磕磕碰碰,當遇到擦傷的情況的時,不要著急用藥,一定要先去醫院咨詢醫生,正確用藥,避免不必要的悲劇發生!(記者 馮會玲 實習記者 滕菲) |
相關閱讀:
- [ 05-17]云南白藥回應與紅藥水搭配致毀容 稱有炒作嫌疑
- [ 04-10]云南白藥回應“斷腸草”成分質疑:炮制已去除毒性
- [ 05-08]男子狀告云南白藥是缺陷產品 稱這是項公益訴訟
- [ 04-23]各地房企積極援助雅安災區 捐款捐物已超九千萬
- [ 03-13]云南白藥“拋棄”地產業務 稱專注主業
- [ 03-05]云南白藥回應烏頭生物堿事件:安全性毋庸置疑
- [ 02-08]云南白藥承認配方含烏頭堿類物 官方稱安全可靠
- [ 02-07]云南藥監局回應云南白藥安全性:質量安全可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