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訪問古巴 記者觀察:古巴人的中國情結
2014-07-22 15:14:04?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原標題:習近平主席訪問古巴 記者觀察:古巴人的中國情結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22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正式展開對古巴的國事訪問。 1960年,古巴成為與新中國建交的第一個拉美國家。2011年,習近平曾以國家副主席的身份訪問古巴,當時他評價說:中國和古巴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 在普通的中國人眼里,古巴的關鍵詞是社會主義、是卡斯特羅、切格瓦拉,是椰林樹影、水清沙白,是在美國的長期封鎖下,依然熠熠生光的加勒比海明珠。而在古巴人眼里,也有一種獨特的中國情結。 在習近平到訪古巴前夕,記者在街頭采訪了不少古巴人,所到之處都感受到古巴人對中國的善意和友好。有古巴人表示,感謝中國的幫助,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燈火闌珊時刻,古巴首都哈瓦那的熱情才剛剛被點燃。在哈瓦那的濱海大道上,三五成群的古巴人越來越多,他們悠閑地吹著加勒比海風,所到之處都是音樂和從每個毛孔釋放出來的歡樂。 在距離濱海大道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小小的咖啡館還透著燈光。作為古巴社會主義經濟變革的產物,40多歲皮膚黝黑的達馬拉開了這家咖啡館、當上了老板。看到記者是從中國來的,她熱情地打起了招呼。 達馬拉:中國和古巴是兄弟,關系很好,我們都很滿意。我很希望能通過這種良好的關系和交往,把中國的社會主義、中國的經濟改革帶到古巴,我相信這對古巴人會有很大的幫助。 2010年9月古巴宣布采取一系列措施,放寬限制,鼓勵民眾個體經營。在這種“古巴特色”的變革模式之下,更多當地人做起了小買賣,賣咖啡,賣漢堡,披薩、果汁等等。達馬拉說,她希望能交上更多的中國朋友。 達馬拉:我的生意現在一般,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像我們在古巴做個體的,不是為了掙多少錢,就是為了謀個營生。因為我們不能把價格定得很高,而且高了也沒人買,再說做生意的原材料也很有限。古巴人的工資是很低的,每個月500土比索,也就是相當于20美元。我希望多交一些中國朋友,中國人勤勞而且聰明,可惜我的中文不好。 就在記者與達馬拉聊天的功夫,先后有兩輛八成新的宇通客車從街上開過,在滿街舊舊的、古董味道十足的老爺車當中,這些宇通客車顯得十分顯眼。當地人告訴記者,這些宇通客車取代了早期卡車改裝的公交車,已經在哈瓦那街頭已經跑了兩年的時間,但由于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古巴人的需要,許多人在日頭底下等公交,常常一等就是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也常常會因此而遲到,但是盡管如此,不少古巴人還是樂觀地覺得,在中國的幫助下,自己的生活正在一步一步變得更好。 哈瓦那出租車司機羅伯特:我知道中國的習近平主席要來訪問古巴了!我們這里的宇通公交車是中國的,吉利帝豪車是中國的,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東西都要感謝中國的幫助,才讓我們能夠見得到、也用得上。 說到這一點,古巴的媒體人克勞迪奧也深有體會。 克勞迪奧:我們通過中國的貸款,實現了所有家庭的電器的更新。古巴政府有一項政策就是通過十年用工資逐步償還的形式,我們逐步付清了冰箱的錢,當然政府也補貼了很大一部分,加上有中國的幫助,我們可以在十年的第一年就用上海爾冰箱。我媽媽因為工作很努力,單位還獎勵了她一臺熊貓電視機。 與年長一輩的古巴人不同,十幾、二十歲的古巴青年對中國的理解不是改革開放,不是街上跑的宇通客車,不是每家一臺的海爾電冰箱,而是李小龍、成龍。在古巴采訪期間,記者認識了16歲的賽義德,這個長相酷似球星卡卡的少年興奮地告訴記者,他正在學中文,希望將來能到中國去發展。 |
相關閱讀:
- [ 07-22]習近平給福建企業家回信 希望企業家繼續發揚闖勁
- [ 07-22]廈門3位企業家參與給習近平寫信:總書記回信是鞭策
- [ 07-22]習近平參觀中委合作住房項目
- [ 07-22]委總統到機場為習近平送行 盛贊訪問成果超出預期
- [ 07-22]習近平回信 企業家受鼓舞 成就佳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