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歷比電影殘酷” 新京報:《愛在旅途》的電影看了嗎?里面有很多是你的親身經歷。 哈里克:我沒看過完整版本,之前有電視臺記者采訪我,后來節目里出現了一些(電影)片段。不只是我,那些年很多新疆孩子都經歷了這一切,比電影中還殘酷。 新京報:你當時是怎么被騙到外地的? 哈里克:我兩歲時親生父母就離婚了,我跟爸爸生活。后來爸爸帶我去吐魯番打工,有天他的一個工友跑來跟我說,我爸爸把人打傷了,他要帶我去找爸爸。 新京報:結果沒見到爸爸? 哈里克:我被帶上了火車,火車開了兩三天,我們在東莞下車。這人把我帶給一個叫艾哈買提的新疆老板,我說我要找爸爸,他們說“沒爸爸了,以后你的工作就是偷東西。” 新京報:那時你才7歲,很害怕吧? 哈里克:害怕,我小時候特別老實,完全被嚇傻了。他們讓我偷東西,我不肯,爸爸從小就教育我不能隨便拿別人東西,要做個好人。 新京報:后來呢? 哈里克:他們把我關到賓館里,之后我被交給一個叫買買提的人,也就是我的小老板,十七八歲,很兇,接下來的一周他每天都打我,用皮帶或木棍,最后我實在受不了了,就說“你讓我干什么我干什么”。 新京報:他們會強迫你學偷東西的手法? 哈里克:你在電影里看到在熱油里取硬幣的場景不是編的,都是真的。有時候是一桶開水,買買提會倒進大半袋洗衣粉,再丟進一塊錢硬幣,讓我用中指和食指夾出來。每天晚上練習,不練或練得不好就挨打。 新京報:你記得自己第一次偷東西嗎? 哈里克:記得。是個年輕女孩兒,我嚇壞了,把手伸到她包里隨便抓了個什么就跑,當時捏在手里軟軟的,以為是錢,跑了很遠之后一看,是包紙巾。不過那次買買提沒打我,他說“這就對了,以后就這樣”。 “整個童年是扭曲的” 新京報:接下來就天天去偷東西? 哈里克:嗯。一睜眼就是“任務”,剛開始每天要偷夠5000塊,后來是一萬塊。如果沒偷夠的話就會挨打。 新京報:偷東西時會被人發現嗎? 哈里克:經常被發現,特別是開始的時候。有人發現后追著我們打罵,也有的人很好,說“你們還這么小,不要偷東西了”之類的。 新京報:當時想過求助嗎? 哈里克:怎么不想,幾乎天天想。但每次偷東西,買買提就在不遠處監視著。我們偷東西都是開一輛面包車,小孩到街上,老板在車里。我試過逃跑,但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沒錢,根本無處可逃,被抓回來打得更狠。 新京報:不能報警嗎? 哈里克:那些年,除了被偷的人,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警察。我剛到東莞時一句漢語也不會說,后來能講一些了,我跟抓我的一個警察說,“我是被騙來的,能不能救救我?”那警察什么也沒說,后來我被放了,買買提把我接回去,我看到他塞給那警察一塊手表。那天晚上我又挨了一頓毒打,那之后我就不想逃了,跑不掉。 新京報:絕大多數警察還是好的。 哈里克:那是我們要打交道的另一類警察。小老板還教給我們對付警察的技巧,首先裝作不懂漢語,問什么都搖頭;其次是自殘,我們從小就練習在嘴巴里含刀片兒,剛開始經常割到舌頭,滿嘴血,后來就熟練了。如果被抓了就在腦袋或脖子上割一刀,刀口不會太深,但流血一定要多,不夠的話就撞墻,這樣警察也拿我們沒辦法。 你可能會說我可以向他們求助,但小老板就會派人在外面等著,況且那時還小,父母找不到,跑出去了也不能獨自生存。 新京報:從小看到的大多數都是丑惡的。 哈里克:是的,看不到希望。在東莞和我同齡的孩子,他們有父母陪著,有各種各樣的玩具,我什么都沒有,有的只是任務,任務。我整個童年完全是扭曲的,不知道快樂是什么。 “我成了另一個買買提” 新京報:那時有沒有想過長大以后怎么辦? 哈里克:12歲那年,我跟艾哈買提說我想回新疆找我的父母,沒想到他很痛快地答應了。但公安局的警察叔叔說和我父親同名的有幾萬人,根本查不到。我去了原來的工地和當時住的出租屋,都已經拆了。 新京報:沒找到父母,你后來又回到東莞? 哈里克:找到爸爸媽媽是我唯一的希望,找不到他們對我打擊非常大。除了回東莞我真的不知道去哪兒。 新京報:后來你也成了“小老板”? 哈里克:回到東莞后,我跟艾哈買提說不想偷東西了。其實我們長大后,他就不太讓我們偷了,因為容易被發現,成功率低。我就成了小老板,另一個買買提。 新京報:小老板的工作內容就是監督和培訓新來的小孩兒? 哈里克:除了那些,還要打架,要搶地盤兒,最亂的時候一兩百人一起打架,因為當時廣東這樣的團體太多了,每個老板手下有百十人很正常。 新京報:從7歲到15歲,你最開心的事兒是什么? 哈里克:10歲或是11歲的時候,艾哈買提給我過過一次生日,很多人,買了蛋糕、吹蠟燭,用維語唱了生日歌,還送了手表給我當生日禮物。那次很開心。 還有14歲時,我偷了一個姑娘的手機,她打電話跟我哭,說手機對她很重要,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后來把手機還給了她,在還她之前我存下她的號碼。她很漂亮,后來我們成了男女朋友,她對我很好,那是我的初戀。 “你們是受害者,帶你們回家” 新京報:2011年你們被抓,當時想過會發生什么嗎? 哈里克:以為會和以前一樣,呆不了多久就會被放出去,但后來發現不一樣,當時是新疆警方和全國多地警方合作,決心要解決新疆流浪兒問題。 我記得后來有新疆的警察說,“這次你們不是犯罪嫌疑人,你們是受害者,我們會帶你們回家。” 新京報:聽到這些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哈里克:不相信,其實一直到我見到父母前我都不相信,或者即使回到新疆,如果沒有找到爸爸媽媽,我肯定又會走上老路。 新京報:回到新疆很快就見到了父母? 哈里克:2011年8月5日我和很多同伴被送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讀學校學習,23天后公安局的一位叔叔要帶我見兩個人,當時他沒告訴我是見我的父母,相見時,看著面前哭泣的人,我開始還沒反應過來。覺得一切太不可思議了。 新京報:工讀學校的生活是怎樣的? 哈里克:當時負責我的警察叔叔告訴我,安排我們到工讀學校讀書不是懲罰,而是一個過渡,我認同。我沒上過學,起初還挺新鮮的,但時間長了確實有點受不了。 新京報:太枯燥? 哈里克:枯燥是一方面,每天按時起床、做操、補習文化課,我們好多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開始時非常難。可能對我來說,最不適應的是規律,因為之前我所有的生活都是沒有規律的狀態,沒人管,沒什么要遵守。 “重新做好人不容易” 新京報:從小在那樣的環境中長大,想改變不容易吧? 哈里克:肯定很難。我當小老板后,不光抽煙喝酒,還吃過搖頭丸之類的毒品。到了工讀學校,什么都要戒掉,最初真的非常痛苦。 新京報:怎么轉變過來呢?比如煙癮、毒癮。 哈里克:學校里不讓抽煙,開始總想偷著出去買,但沒有賣的。毒癮要多說兩句,艾哈買提和其他老板比唯一一點好的地方就是不逼我們吸毒,當時很多蛇頭為了讓手下的孩子完成任務,都會給他們毒品。艾哈買提沒有,他知道我吸毒后很生氣,有一次因為這打得我都爬不起來了。在學校也沒有特別的戒毒措施,毒癮犯了就死忍著,我也不明白,最后反正就忍過來了。 新京報:支撐你“忍過來”的是什么? 哈里克:家。7歲之后我就沒有家了,我從來沒想過會再見到我的家人,能有一個家可以回去。見面后,媽媽告訴我她這些年一直沒有放棄找我,她跟從沒見過我的弟弟妹妹說我的模樣,說我的耳朵會動,告訴他們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我回家的話,記住耳朵會動的男孩兒就是他們的哥哥。 新京報:學校里有沒有什么特別難忘的人或事? 哈里克:我非常感謝工讀學校里一位叫阿比德的老師,她像媽媽一樣陪我度過最艱難的日子。我的第二個生日是阿比德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給我過的,他們一起給我唱歌,祝我幸福快樂。這次,我真正感受到了愛。 在工讀學校時,很多同學都偷偷說我不會變好的,我肯定受不了之后的日子。回到老家之后,有很多原來的朋友聯系我,他們從工讀學校出去后很快又重操舊業。但我最終煙酒和毒品什么都戒了,可以和過去徹底告別了。 “我為過去的一切感到抱歉” 新京報:現在再去想過去,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哈里克:像是11年前做了一場噩夢,很長,現在終于醒了。 新京報:現在要很辛苦才能賺一兩千,賺錢沒有過去來得容易。 哈里克:這是最不習慣的,我回來賣過烤全羊,在夜市上賣過炸雞,現在開電動三輪車,哪個工作都很辛苦,掙不了多少錢。有時我也跟媽媽說,過去錢來得好容易啊。媽媽會馬上打斷我,她說現在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干凈的,干凈的錢能讓人心安,不要再想以前。 新京報:有沒有一件事讓你真正認識到你的過去? 哈里克:媽媽花450塊錢給我買了部手機,沒一個月就被偷了。我非常難過,因為媽媽沒什么錢。那時我就想,再也不要做過去那樣的人。 新京報:丟手機之后會想到被你偷東西那些人? 哈里克:不光丟手機之后。當我開始真正靠雙手賺錢,常常就會想到以前那些人,我記不得他們的臉,他們也不會知道我是誰,但我會覺得對不起他們。 我上網看一些關于新疆的新聞,這兩年發生了好多事,讓很多人對新疆有一些負面的印象,我觀察到很多帖子后面提到被新疆小偷扒竊的經歷,看到這些,我心里就會很難過。我為過去的一切感到抱歉。 新京報:不希望別人對新疆人有負面的印象。 哈里克:不希望。更多的新疆人是和我父母一樣,一輩子都勤勞,一輩子都不傷害別人,我不希望因為那些孩子的錯誤讓大家對我的家鄉有偏見。 新京報:有沒有想過如果沒經歷這一切,人生會是什么樣子? 哈里克:媽媽后來又結婚了,我回家后多了弟弟妹妹,最小的弟弟今年7歲,正好跟我被騙走時一樣,全家人都很喜歡他,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他,他明年就上小學了,我想如果一切沒發生,我的人生就跟現在的弟弟一樣吧,未來有無數種可能。 我從來不知道,在外面流浪的這些年,我的家人一直沒有放棄我。在學校里每當我想出去,想抽煙或者毒品,就會想起媽媽的眼淚和她說過的話,就忍過來了。重新做好人真的不容易。 ——遭人拐騙、被迫從事街頭盜竊的新疆少年哈里克談當年如何戒除惡習、改過自新。 |
相關閱讀:
- [ 07-10]男子解救被拐騙女童被獎勵 稱“這只是一件小事”
- [ 07-01]一歲多的妹妹被拐走 六歲的姐姐一路跟隨成破案關鍵
- [ 06-24]西班牙接連發生華裔女童被拐騙案 均被下藥和洗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