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年輕人靠打游戲打成世界冠軍,還掙了3120萬元人民幣。昨天凌晨,第四屆TODA2國際邀請賽決賽在美國西雅圖落幕,中國Newbee戰隊最終奪冠,團隊五名隊員每人將分到近600萬元人民幣。
這一獎金額十分驚人,要知道澳網女子單打比賽冠軍獎金約人民幣1338萬元,而法網女子單打冠軍的獎金才約人民幣1049萬元。巨額獎金讓電子競技再次成為話題熱點———打游戲真能打出美好前程?
事實上,自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運動列為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項目,爭議就從未斷絕。早期電競俱樂部與網吧不分家,也受到家長和社會質疑。雖然中國電競有國家隊,在世界大賽里也取得不少成績,特別是不少重慶電競人曾獲得最高榮譽,但現實是重慶目前沒有一家職業電競俱樂部,也鮮有家長認同這是一項體育運動,重慶本地的電競運動遭遇的尷尬現狀,真實反映著這項運動的尷尬。
對于玩游戲與電子競技的區別,除了行業內人士,可能很少有人說得清楚,對此,著有20萬字《中國電子競技幕后史》的中國電子競技資深電競人劉洋在接受重慶晚報記者采訪時用了一個簡單的比喻:“玩游戲就像小區里健身打羽毛球,而電子競技則是去參加奧運會。”
電競也有職業俱樂部
電競選手月收入4千至2萬
據劉洋介紹,電競俱樂部現在都是公司化運營,拿工資獎金,還有合同和俱樂部聯盟。職業俱樂部配備有領隊、教練等。目前電競運動發展最好的城市是上海,贊助商、媒體、賽事組織、俱樂部整個產業鏈條都集中在這里。
重慶高校電競聯盟負責人鄧棵予在接受重慶晚報記者采訪時則透露,現在好一點的俱樂部都有自己專屬的訓練基地,職業選手的工作時間很規律,工資從四千至兩萬不等,像萬達老總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投資搞的電競俱樂部,每人工資平均1萬元/月。
在八九年前,中國電競還沒真正職業可言,選手沒工資拿,訓練在網吧,常常今天不知明天早餐在哪里。“很多搞電競的選手最終在25歲左右就放棄了,回家鄉找工作轉型。”重慶資深電競人蔣萌介紹,近幾年的電競職業選手要好過得多。
電競解說可達千萬
電競行業收入最高非選手
讓人意外的是,在電競圈里,收入最高的并非選手而是電競解說,收入一般一年可以上百萬,上千萬也不少。
“這是因為電競解說形成了自媒體,找到了盈利點。”據一圈內人士介紹,現在游戲市場很大,所以電競職業選手退役后的生存并不困難,曾經獲得CS世界冠軍的重慶人卞正偉后來就進入一家公司做電競推廣工作。
重慶無職業俱樂部 電競人才遠走他鄉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四處尋找重慶籍職業選手,發現不少在CS、魔獸爭霸等項目取得過全國冠軍、世界冠軍的人才,但這些高手都是在外地的職業戰隊達成驚人成就的。曾在2009年WCG世界總決賽中,代表中國隊參賽的重慶崽兒曾卓昨日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重慶沒有職業俱樂部,所以好的人才最后都去了外地。”
鄧棵予也表示,重慶目前的電競社團還停留在業余水平階段,主要以高校社團活動為主。“一般一個職業俱樂部要投入幾百萬元,重慶還沒有這樣的市場和贊助商。”
管理規定還很模糊 重慶電競一度停擺
目前負責我市電競協會協調工作的市社體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重慶電競發展的確有很多困難。“市電競協會成立于2007年,當初還有不少活動,但在2010年后,電競活動基本陷入停擺局面。”他表示,最主要的問題來自于家長及社會的誤解,認為電子競技就是打游戲,還有投訴及舉報。
其次,電競俱樂部的管理問題目前不規范。“電子競技屬于體育項目,但目前還沒有具體規范的管理規定,在電子競技俱樂部準入上,有的區縣借鑒了外省市的做法,有的暫停了批準。”
模式落后 網吧依托業余生存
張陳鵬曾是一名重慶本地電競俱樂部選手,2006年他與有同樣興趣的朋友一起在觀音橋成立了一家電競俱樂部,但沒有贊助商,戰隊全國參加比賽需要資金,于是他們依托于一家網吧,劃立了獨立的訓練區。“堅持了三四年,就做不下去了。”除了“網吧+電競”的模式容易引發社會的質疑,得不到支持,同時非職業的做法也無法在電競圈生存下去。
面對電子競技高額獎金 重慶家長很理智
對于這條消息的反應,不少網友認為這并不是好事。網友孫克學就表示:“這是個陷阱,從此中國孩子打電游,有了理由,有了奔頭。”隨后,重慶晚報記者又電話采訪了重慶幾位家長,對于電子競技的高額獎金,家長們的看法依舊褒貶不一。
南坪實驗小學教師 黎曉霞孩子玩游戲,我們做家長的本身是不完全限制的。可關鍵是,不管他將來以不以此作為職業,現在畢竟是身體發育的時候,尤其需要保護視力。當然,如果他今后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作為職業的話,我們肯定是支持的。
職業策劃 呂佳打游戲能獲得這么豐厚的獎金?我倒是沒別的想法,只是覺得這說明我的觀念落后了,應該讓自己學習一下跟進時代潮流了。如果說孩子確實在這方面有興趣而且有一定的天賦,比如反應很靈敏,我們當然會對他玩游戲放寬一些限制。
自由職業者 陳明春就算獎金再高,我也并不動心。首先孩子也不算小了,但好像我家小孩沒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就像有些體育項目,競爭很激烈,不是每個人都能復制那種成功。再說了,打游戲太考驗反應力,他也許這幾年厲害,但過了這幾年就被更年輕的人超過了,這不是長久之計吧。重慶晚報記者李卓然
加冕世界冠軍
20分鐘捧走3120萬元獎金
DOTA2終極對決,是一場中國隊德比。NewBee以3比1的比分擊敗VG,成功獲得了簡稱TI4的DOTA2第四屆國際邀請賽冠軍。比賽中,VG利用推進戰術先勝一局的情況下被對手連扳三局,最后兩局比賽,NewBee贏得相當輕松,比賽時間都沒超過20分鐘。
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在普通人看來只是游戲,獎金總額卻高達1093萬美元。登頂的Newbee戰隊將獲得總獎金的46%,高達50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20萬,而屈居亞軍的VG同樣能夠拿到約916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電競獎金為何高?
強大粉絲群吸引投資
電子競技的獎金為何如此之高?昨日,游戲公司觸控科技市場總監許松松在接受重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游戲變成比賽,它同樣可以讓出色的運動員,成為萬千線上線下粉絲的偶像,而基于此形成的產業鏈不僅更加全面,同時其傳播速度甚至超越電視節目。因此,開發商、舉辦者、贊助商在這上面的投入都將能帶來巨大的回報,所以,對于上億的廣告投入而言,千萬級賽事獎金肯定不是問題。許松松同時表示:“隨著互聯網以及電子競技進一步發展,可能將成為超越世界杯的全球狂歡。”
游戲打得好 有機會獲美國綠卡
去年9月,美國移民局網站宣布,正式承認網絡游戲“英雄聯盟”(LOL)的玩家是職業運動員,他們可以代表各自國家來美國參賽并獲取數百萬美元的獎金,同時,也可以憑借職業運動員身份獲得美國工作簽證。這也意味著,獲得屬于“杰出人才”類的工作簽證被批準申請后,優秀玩家甚至可以申請全家無條件永久綠卡。重慶晚報記者余彥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