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首次公布欠薪案例:保護勞動者權益不受侵害
2014-07-23 15:09: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董子暢)最高人民法院23日公布了袁巧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等8起典型案例。這是最高法首次公布惡意欠薪案例,最高法表示,會通過刑法的強力介入,打擊惡意欠薪,震懾無良雇主,保護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 被告人袁巧娥系浙江省云和縣華夏工藝廠(系個人獨資企業)的負責人,其與丈夫夏根發(另案處理)共同經營該廠。自2011年初開始,該廠長期拖欠工人工資。浙江省云和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袁巧娥以逃匿、改變聯系方式的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29萬余元人民幣,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其行為已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惡意欠薪問題,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暴露、凸顯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長李勇表示,在人口流動日益頻繁和勞動力高度聚集的背景下,惡意欠薪關乎廣大勞動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權益的保障,關乎人民群眾的生活安定感和幸福感的實現,更關乎社會整體秩序的穩定和社會公序良俗的保護。 李勇指出,該案的審判明晰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構罪要件,該罪主觀方面應以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為目的,客觀方面表現為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拖欠的勞動報酬需達到數額較大,并要以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為前提,目的在于在加大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避免了刑罰的過度干預,有助于維護市場經濟健康有序運行,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此外,最高法還公布了林麗某被撤銷監護權案、天津天隆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徐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劉自榮訴米泉市勞動人事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案等7起典型案例。(完) |
相關閱讀:
- [ 07-20]最高法出臺人民法院“主動接受案件當事人監督”專門規定
- [ 07-16]最高法司改辦主任:確保一線辦案法官能享較高待遇
- [ 07-05]媒體稱最高法正研究死刑復核被告人法律援助制度
- [ 07-04]最高法設環境資源審判庭 薄熙來案一審審判長任副庭長
- [ 07-04]最高法環境資源審判庭亮相 各級法院將成立相應機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