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重構市場監管格局:用透明驅逐“劣幣”
2014-07-24 07:04: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周銳)在旨在降低市場主體準入“門檻”的數輪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后,中國官方開始聚焦取消大量事前審批所可能造成的監管真空。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草案)》。 此舉顯示中國官方正在重構市場監管格局:將過去主要依靠行政審批把問題企業攔在門外的事前監管模式,調整為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誠信市場秩序讓問題企業曝光在陽光之中的事后監管格局。通過增加信息透明度,讓市場“劣幣”無處可循。 放權紅利釋放市場主體井噴 一直以來,中國民眾要辦理營業執照創辦公司需要邁過兩道“坎”:其一是要有足夠的錢滿足注冊資本要求;其二要能夠拿到主管部門的行政許可。 不過2014年來,以政府放權、降低門檻為主要標志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讓這一局面發生改變。 3月份,中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邁出第一步,官方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企業法人注冊資金最低限額、經營場所限制等規定被取消。 不久后,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做出部署,清理和壓縮工商登記現有前置審批事項,逐步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創業者可以先拿到營業執照再辦理部門許可的改變意味著他們在等待許可期間,就可以著手開展一系列籌備工作,為企業發展贏得先機。 最新數據顯示,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啟動以來,中國市場主體呈現出井噴態勢。3月1日以至6月30日這4個月里,中國新登記注冊企業在三次產業數量分別為5.38萬戶、22.77萬戶和98.77萬戶,同比增速分別為72.1%、65.1%和82.5%。 新增個體私營經濟成為解決就業的主渠道。截至6月底,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實有2.32億人,比2013年底增加1303萬人。 |
相關閱讀:
- [ 07-23]李克強:良好關系是中美創造更大全球化利益空間所在
- [ 07-22]李克強會見出席第六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并座談
- [ 07-22]李克強:良好關系是中美創造更大全球化利益空間所在
- [ 07-22]半年來四常委先后赴內蒙古調研 各有分工各有側重
- [ 07-19]李克強就馬航航班墜毀事件向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荷蘭首相呂特致慰問電
- [ 07-18]李克強“一天一會”談經濟 釋放宏觀調控三原則
- [ 07-17]李克強: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 [ 07-17]部分地方現"為官不為" 李克強:庸政懶政同樣是腐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