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安組織稱首次在地面發現MH17被導彈擊落證據
2014-07-26 18:12:09?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徐家傲 陳瑜輝 |
分享到:
|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馬航MH17航班墜機現場的觀察人員24日稱,他們在部分機身殘骸上發現了由“類似彈片”造成的小孔,這是官方觀察人員首次在地面上看到表明該航班是被導彈擊落的證據。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安組織)發言人波希基烏稱,該組織派駐烏克蘭東部的官員發現MH17航班的一塊機身殘骸上布滿了由“類似彈片、幾乎像機槍子彈造成的小孔”。 波希基烏稱,這些小孔是在兩塊機身殘骸上發現的,作為此次墜機事件調查小組一部分的馬來西亞航空安全部門官員也對這些小孔進行了檢查。 報道指出,對于揭開導致MH17航班墜毀的原因而言,該航班機身外部遭受的這一損傷情況是一條關鍵線索。不過,彈片損傷的存在或許還不能立即確定飛機是被“山毛櫸”SA-11地對空導彈擊落的,因為也有一些專門用于摧毀飛機的空對空導彈,此類導彈帶有可以產生彈片的彈頭。 如果能找到彈片,則將增加鑒別導彈類型的確定性。不同導彈使用不同的彈頭材料,這可能會有助于調查人員通過化學分析來確定飛機是被哪種武器擊落的。據悉,SA-11具有高爆炸破片彈頭,會發射出呈球形的大量彈片,這些彈片會在周圍爆炸,用于破壞飛機的支桿、閥門和線路。 但報道指出,確認這樣的情況并未解答最關鍵的問題,即導彈是由誰發射的。烏克蘭也擁有Buk防空系統,但聲稱并未發射過。另外,烏克蘭民間武裝否認擁有“山毛櫸”導彈,稱看似顯示民間武裝控制地區的“山毛櫸”導彈圖片肯定是“假的”。 另一方面,荷蘭安全委員會24日表示,從飛機飛行數據記錄儀中提取信息的行動取得成功,意味著兩個黑匣子的數據都已成功下載。存儲著飛機信息并記錄駕駛艙談話內容的兩個設備23日抵達英國,交由位于英國法恩伯勒的英國航空失事調查局進行分析。調查人員不會公布兩個設備中的信息細節,以保護后續調查。 與此同時,負責MH17航班遇難者遺體確認工作的官員警告稱,這一過程可能持續數月,也無法保證所有遺體都能得到明確確認。飛機墜毀一周后,法醫專家開始了這項艱難、復雜的工作。他們需要將遇難者家屬提供的信息拼湊起來、收集DNA樣本和牙醫記錄并將這些數據與遺體進行比對。遇難者數量很多也將導致進展緩慢。荷蘭國家警察局局長左克對記者表示,這種調查工作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可能數周,甚至數月。 飛機正在將遇難者遺體從烏克蘭運回荷蘭,但官員們警告說,不能保證所有遇難者的遺體都能回家。在識別小組工作的德國總負責人哈恩稱,不是每個人都能回到荷蘭,不清楚能夠識別出多少人。 200名專家組成了取證小組。此次空難中遇難人數最多的荷蘭主導取證工作,共有120人參加。其余80人來自其他遇難者所屬的國家,包括比利時、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新西蘭和馬來西亞。文/中新 |
相關閱讀:
- [ 07-26]澳總理稱MH17事故一周后現場仍散落遇難者殘骸
- [ 07-25]美導演呼吁勿信美媒有關馬航墜機與俄有關報道
- [ 07-25]烏決定把馬航客機墜毀地衛星照片轉交國際專家
- [ 07-25]俄稱將配合由荷蘭牽頭的馬航MH17墜機事件調查
- [ 07-25]馬航墜毀處大量遺物遭竊 遇難者信用卡被盜用
- [ 07-25]馬來一公司空難發生后搶奪注冊“MH17”商標
- [ 07-24]美媒:馬航墜機事件或迫使歐盟忍痛制裁俄羅斯
- [ 07-24]荷蘭方面稱馬航客機黑匣子數據未遭篡改(組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