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波茨坦公告》發表69周年之際
2014-07-27 08:49: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7月26日電(記者熊爭艷、李志暉)69年前的7月26日,德國柏林近郊波茨坦,一份奠定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文件誕生:中、美、英三國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今天是《波茨坦公告》發表69周年,撫今追昔,這些凝結著人類反法西斯戰爭最直接、最重要勝利果實的錚錚宣言,依然閃耀著正義和公理的光芒,代表人類文明的發展潮流。 在地區格局風云變幻的當今,維護《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文件確定的歷史正義,捍衛來之不易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重要成果,意義深遠而重大。 顛覆戰后國際秩序的企圖不會得逞 26日,當愛好和平的人們,在世界各地以各自方式重溫《波茨坦公告》之時,來自十多個國家的近200名國際問題專家齊聚北京,參加社科院和軍科院主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波茨坦公告》共13條,其主要內容是聲明三國在戰勝納粹德國后一起致力于戰勝日本,重申1943年《開羅宣言》精神,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之其他小島。”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中外專家認為,從《開羅宣言》到《波茨坦公告》,二戰后期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確提出了對日本等戰敗國的處理決定,確立了戰后國際秩序安排,決定了戰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流。 軍科院副研究員周小寧說,二戰期間反法西斯盟國頒布的《波茨坦公告》等系列文件,既是反法西斯盟國結束戰爭、締造戰后和平的政策宣示,也為法西斯軸心國多次公開承認。 《波茨坦公告》是釣魚島歸屬中國的重要依據 《波茨坦公告》在日本被視為“戰后日本的原點”。《波茨坦公告》的日語官方譯本由日本外務省翻譯完成后,編入該省發行的《日本外交文書》。 今天,在位于日本國會附近的國會國立圖書館的憲政資料室,任何登記讀者都可以調閱原本的縮微膠卷資料。 但《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等文件長期被日本右翼勢力仇視。“日本右翼勢力之所以仇視這些文件,是因為《開羅宣言》中的實質性內容為《波茨坦公告》完整繼承,并在盟軍戰后對日本實施占領初期得到體現。”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高洪說。 《開羅宣言》規定,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 2012年9月,日本右翼以實際行動對抗《開羅宣言》:悍然對中國領土釣魚島非法實施所謂“國有化”,并一再挑釁中國對釣魚島主權。 “這是對《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戰后重要國際文件法律效力的公開質疑、否定和公然違背,也是對戰后國際秩序安排的公然藐視、蓄意挑釁。”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說。 毋庸置疑的是,中國人民捍衛國家領土主權以及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始終沒有動搖。中國政府在多個層面采取有力措施進行反制,沉重打擊日本政府侵犯我領土主權的企圖。 專家認為,對于中國而言,《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重要文件從國際法上確認了臺灣及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神圣領土,是我國維護釣魚島主權的國際法依據。 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當銘記歷史、維護和平已成世界主流之時,安倍政府在政治右傾化道路上越走越遠,引起中外學者批評。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培林說,一些國家的執政者熱衷挑動極端民族主義,煽動仇恨、對立和爭端,值得全世界嚴重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步平說,歷史問題已成為這些年影響中日關系發展的重要障礙之一。部分日本政治家在設法改變戰后國際秩序的基本格局,改變戰后日本和平道路的基本走向,因此導致當前中日關系的緊張。 日本克勞塞維茨學會教授中山敏雄說:“安倍當前所作所為正在使日本走上危害國家安寧、顛覆社稷的道路。這是一條逆世界、時代潮流的不歸路。” 東京女子大學教授黑澤文貴指出,“冷戰”結束后的日本類似于一次大戰和二次大戰之間的日本,對于應該構建何種新秩序,為政者、知識分子、國民并沒有一致的看法。正是這種迷茫,為日本右翼勢力篡改歷史提供了空間。 高洪說,安倍政府不斷美化侵略戰爭歷史,試圖將日本引向強化軍隊、能夠戰爭的道路,應該引起高度警惕。捍衛歷史真相就是捍衛和平。“當我們面對一個不斷歪曲歷史事實、顛倒歷史是非的少數外國政客時,尤其如此。” |
相關閱讀:
- [ 07-27]日本右翼勢力因不想歸還釣魚島仇視波茨坦公告
- [ 07-26]《波茨坦公告》發表69周年
- [ 02-11]專家:日本必須遵守《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
- [ 06-13]《波茨坦公告》還原釣魚島真相 已成歷史定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