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萬隆精神了解再多一些”——萬隆會議會址探訪記
2014-07-27 21:31: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社萬隆7月27日電 題:“我想對萬隆精神了解得再多一些”——萬隆會議會址探訪記 中新社記者 張素 張茜翼 大多數華人對印尼西爪哇省首府萬隆有著一種特殊情懷。 1955年4月,第一次亞非會議在萬隆市獨立大廈召開,包括中國在內的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參會。這是亞非國家首次自行召開的大規模國際會議,會址現已被辟為亞非會議博物館。 中新社“新世紀絲綢之路華媒萬里行”采訪團近日探訪萬隆會議會址。在展廳內,一組栩栩如生的蠟像引人注目。據講解員Lili介紹,這是還原當年會議開幕式場景——五個發起國的代表坐在臺上,印尼首任總統蘇加諾致辭。 得知記者來自中國,Lili快速引領記者走向展板,展示了兩幅照片影印。其一是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飛抵印尼時,印尼華裔男孩杰克森(音)獻花。華裔翻譯吳愛琳從旁介紹說,“他已成為知名企業家”。另一幅是周恩來抵達會場時的“抓拍”,畫面顯示當地民眾夾道歡迎。 “我接觸過許多中國游客,他們都對于周恩來總理出席亞非會議感到驕傲,對萬隆會議會址也很向往”,自1991年就擔任講解員的Lili說。 進入主會場,記者見到一排排褐紅色座椅,Lili迅速指出周恩來的座位。根據英文字母順序,“Chou En Lai”坐在第二排左起第11個位置,幾乎正對主席臺。 事實上,萬隆會議之于成立不久的新中國有著特殊意義。一方面,萬隆會議十項原則的基石是由中國代表團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周恩來在會上發表的演說振聾發聵,一舉扭轉外界對新中國的偏見。 在外界看來,正是中國代表團促成會議通過了《亞非會議最后公報》,提出各國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而“萬隆精神”對后世影響深遠,加速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瓦解,促使國際政治力量多元發展。 2005年,時值萬隆會議五十周年紀念,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攜106個國家的代表重返萬隆。記者看到,主席臺后側布置有兩排國旗,前排為參加第一次亞非會議的29個與會國國旗,后排為聯合國國旗及106面相應國家的國旗。主席臺側安置有一面大鑼,寓意“唱響和平”。 如今,萬隆會議行將走過一個“甲子年”,“萬隆精神”也被賦予新的時代含義。 “我們沿襲萬隆精神,與許多城市結為友好城市,其中包括中國的營口和柳州”,萬隆市旅游局市場推廣部主任Kenny說。她透露,旅游局將于明年4月展演亞非各國國旗,彰顯獨立、和平的萬隆精神。 Lili注意到,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3年10月訪問印尼,兩國關系漸入佳境,“我希望借由萬隆精神,印尼與中國的來往能更加緊密,在政治、經貿、文化各方面日益旺盛”。 在會址現場,記者遇到來自本地的大四學生Luna及其家人。Luna說,她從課本中學到亞非會議,“這次會議是為全世界人民的幸福與安寧,在當今時代也很有意義。我想對萬隆精神了解得再多一些、再多一些”。(完) |
相關閱讀:
- [ 07-25]印尼社會緊張情緒令人擔憂 軍警進入高戒備狀態
- [ 07-24]印尼總統候選人稱將挑戰選舉結果 或引發政治不穩
- [ 07-23]佐科贏得印尼大選勝在親民實干 未來仍挑戰重重
- [ 07-23]述評:佐科勝選印尼總統后面對的嚴峻挑戰
- [ 07-22]印尼選舉委員會宣布佐科維當選印尼新一屆總統
- [ 07-22]印尼大選計票結果出爐 候選人佐科威得票率53%
- [ 07-22]印尼總統候選人普拉博沃宣布退出競選
- [ 07-22]普拉博沃宣布退出印尼大選 未證實將提起訴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