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北省農業廳網站消息,7月27日上午,湖北省農業廳召開由武漢市農業局、江夏區農業局等相關部門單位參與的緊急會議,根據央視報道反映的相關線索和人員,安排部署查處工作,并聯合公安部門,對相關涉案人員進行調查,追查轉基因水稻種子的源頭。記者連線刑訴法專家和律師獲悉,未經許可生產販賣轉基因糧食種子的行為有可能涉嫌犯罪。販賣轉基因糧食且不告知消費者真實情況,也屬于侵權行為,但是消費者維權非常難。 專家:未經許可銷售轉基因糧食種子涉嫌犯罪 中國政法大學洪道德教授告訴記者,根據目前媒體的報道,未經許可生產銷售轉基因水稻種子的行為,有可能涉嫌犯罪。“從目前的報道看,我認為這個行為有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根據我國刑法,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目前,有關部門剛剛介入調查,生產銷售者的行為是否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還不明確,只能說有涉罪的可能。是否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要看有關部門的偵查情況。” 律師:消費者吃了轉基因維權難 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食用轉基因大米,是否可以維權呢?記者采訪了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邱寶昌律師。邱律師介紹,商家在販賣轉基因大米時,如果不予標注,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但是消費者要想維權卻很難。“首先,消費者要證明自己購買了轉基因產品。一般百姓購買大米都不會保存發票,如何證明?其次,要證明購買的大米是轉基因的,這個也不是一般人能檢測出來的。第三,就算能證明商家販賣轉基因大米,并不標示,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如何計算損失?轉基因產品到底是否造成人體損害,這個學界都有爭議,消費者根本無法證明自己的損害,所以也無法計算賠償。” 記者致電某檢驗檢測中心獲悉,消費者要想檢測自己購買的產品是否是轉基因產品非常困難。該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告知,首先,這種檢測不針對個人,只受理單位送檢。第二,每份樣品收費1500元。第三,目前的技術手段只能檢測出部分轉基因產品。 |
相關閱讀:
- [ 07-29]媒體曝轉基因秘密:種植偷偷摸摸 標識羞羞答答
- [ 07-28]湖北省部署嚴厲查處轉基因水稻種子非法銷售和種植
- [ 07-28]武漢非法轉基因米進餐桌 福建米遭“污染”
- [ 07-28]武漢五袋大米三袋轉基因 廣州未有轉基因大米銷售
- [ 07-28]央視揭市場轉基因大米現狀 隨機5袋米3種含轉基因成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