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民兵混戰打到儲油庫 多國已敦促僑民撤離
2014-07-30 11:02:57?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 “利比亞局勢處于失控狀態,大規模撤離潮開始”,外媒29日紛紛這樣報道利比亞亂局。為爭奪首都的黎波里國際機場的控制權,利比亞最大兩派民兵武裝——津坦民兵和米蘇拉塔民兵激戰十幾天,28日甚至炮擊機場附近的一個儲油庫,滾滾濃煙直沖云霄,該國局勢急速惡化。繼美國派戰機掩護撤離本國外交官后,大規模的撤離潮開始,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等國紛紛敦促國民盡快離開,聯合國和國際紅十字會等國際組織也紛紛撤離。 當地時間28日,的黎波里國際機場附近的儲油設施遭到民兵炮擊,燃起熊熊大火,并迅速蔓延到第二個儲油罐。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發言人表示,“火勢已經失控,有可能發生巨大爆炸,3—5公里區域可能波及。” “更糟的是,火箭彈仍持續落入儲油設施。”法新社29日報道說。利比亞官員表示,機場附近是的黎波里最大的儲油設施,也是主要的汽油供應中心。該儲油設施儲存了660萬公升燃料,而且離市區約10公里。利比亞已經將機場周圍5公里范圍列為“疏散區”。利比亞臨時政府要求附近的居民緊急撤離避難,同時向國際社會求助,設法制止這場“后果難料的災難”。 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東高級助理弗雷德里克的文章稱,不僅的黎波里機場附近戰火紛飛,幾派民兵武裝還在東部重鎮班加西激戰。利比亞軍方消息人士29日稱,該國軍方一架戰機在班加西上空執行任務時墜毀,飛行員安全彈射出機艙。 《華盛頓郵報》援引政治分析家阿里埃爾·阿赫拉姆的話稱,卡扎菲政權垮臺3年多,利比亞卻日漸成為暴力充斥、無法無天的國度,臨時政府發現,根本無法控制這些民兵,“加強中央權威和解除民兵武裝只能是自欺欺人。”各派民兵都宣稱他們是“合法”的,甚至都拿得出各種各樣由“全國過渡委員會”和“全國國民大會”當年為推翻卡扎菲而發給的委任狀,他們為爭奪居民點、油田、港口和機場,擴大地盤,撈取財源,什么都干得出來。 “西方國家對利比亞的無政府狀態束手無策,”路透社29日這樣表示。有媒體指責美英土意四國幫助訓練2萬利比亞政府軍的計劃效果“令人沮喪”,受訓完的官兵回國后發現無法被派系林立的軍隊接納,他們中許多人很快加入民兵武裝隊伍,不少部隊還落入原教旨派系手中。 29日,法國政府疏散在利比亞的近100名僑民。此前,聯合國駐利比亞特派團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已相繼撤出全部駐利比亞工作人員,美國、日本、土耳其、埃及、肯尼亞等多個國家也已經關閉駐利比亞大使館,同時敦促本國僑民趕緊撤離。美國國務卿克里譴責各路民兵武裝“濫施暴力”,并呼吁結束這一狀態。而埃及總統塞西早就警告,利比亞亂局會令“基地”組織漁翁得利。 英國《每日電訊報》嘲諷道,3年前,五角大樓曾歡呼“在利比亞的偉大勝利”,而如今他們正落荒而逃——甚至放棄了親手扶植起來的政府。文章譴責西方當初“輕率地將利比亞改朝換代”,結果導致目前局勢失控。文章質問道,西方曾答應幫助利比亞改變命運,如今卻留下個爛攤子,在空中掩護下一走了之,什么時候打算回來?美國福布斯新聞網撰文稱,美國政府正在將中東地區拱手讓給恐怖分子。正是美國政府令人失望的中東政策,才導致如今恐怖主義在中東盛行,今后美國將不得不面對更棘手的恐怖主義威脅。 埃及金字塔政治與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葉海亞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內部因素相比,外部力量的干涉對利比亞局勢惡化的責任更大。沙特《中東報》網站評論稱,所謂的“阿拉伯之春”來勢洶涌,最后卻以該地區國家的經濟衰敗、國家分裂而結束。埃及政治分析人士稱,事實已經多次證明,美國以自身和盟友私利為出發點,以損害其他國家和民族利益為代價的中東政策是徹底失敗的。(記者余歌) |
相關閱讀:
- [ 07-30]利比亞極端組織奪取軍方特種部隊班加西總部
- [ 07-30]利比亞8歲男孩學用重武器視頻曝光(圖)
- [ 07-30]利比亞民兵混戰打到儲油庫 多國已敦促僑民撤離
- [ 07-30]利比亞前副總理家中遭綁架 尚無組織對此負責
- [ 07-30]利比亞載150人難民船沉沒僅22人獲救 搜尋正進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