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30日電 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今日指出,無論是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還是促進農民工落戶,增強中小城市的吸引力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國務院今日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國新辦3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等部委負責同志介紹《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有媒體問及,近年來不少中小城市實際上已經放開了落戶政策,但是卻沒有吸引農村轉移人口前來落戶。針對這個情況,以后會采取什么措施來增加中小城市的吸引力。 李樸民表示,增強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不僅是實施新型城鎮化一個重要方面的內容,也是涉及到戶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問題。因為,中小城市是我國農民工的重要流入地。根據統計,大約有50%以上的外出農民工分布在縣級市和地級市。所以,無論是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還是促進農民工落戶,增強中小城市的吸引力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一是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條件。這是一個基礎。只有交通條件改善了,才會有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集聚,才能增強中小城市的吸引力。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要求,到2020年,普通鐵路網要覆蓋2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快速鐵路網要基本覆蓋5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普通國道要基本覆蓋縣城,國家高速公路基本覆蓋2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 二是要夯實中小城市的產業基礎。要鼓勵引導產業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城市布局,依托他們自身的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只有有了產業,才能穩定和擴大中小城市的就業,也才能使中小城市有吸引力。 三是要加強中小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這方面,中國的中小城市還有很大的潛力,也就是說,中小城市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還有很大的空間。比如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很多著名的大學都分布在中小城市,而且這些城市也因此而聞名,但在我國這種情況是少見的。所以,要加強中小城市的市政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配置,這些資源要向中小城市和縣城傾斜,還要引導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在中小城市布局,優質教育和醫療機構在中小城市設立分支機構。當然,要增強中小城市的吸引力,還要突破一些體制機制的障礙。 |
相關閱讀:
- [07-28] 菲律賓成第12個人口過億國家 面臨諸多挑戰
- [07-28] 經濟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論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
- [07-28] 衛計委:把采血送香港鑒定胎兒性別蔓延勢頭打下去
- [07-30] 中國校園足球仍存發展瓶頸 高中聯賽停滯徒有虛名
- [07-24] 世界杯催生美國足球熱 “千禧一代”成生力軍
- [07-30]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全文)
- [07-29] 馬英九:2017年前實現4G人口覆蓋率90%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