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新制裁籌碼繃緊歐洲與俄羅斯關系
2014-08-01 10:54:59?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8月1日,歐盟對俄羅斯新一輪制裁措施正式生效。這輪制裁以俄羅斯經濟為打擊目標,是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歐盟對俄實施的最為嚴厲的制裁。俄方專家表示,俄羅斯參與全球經濟的進程遭到了“人為阻礙”,對歐盟自身發展也是一種束縛。 制裁措施留有余地,天然氣領域的合作并未涉及 7月29日,歐盟各成員國外長齊聚布魯塞爾,討論“第三階段”對俄羅斯制裁措施,內容主要有三項:禁止歐盟成員國政府及其企業與俄羅斯簽訂武器貿易合同,停止向俄羅斯石油工業提供高科技設備,限制俄羅斯國有銀行進入歐盟市場融資。 7月30日,俄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俄羅斯對歐盟在國際事務上不能發揮獨立作用感到失望,歐盟實際上拋棄了基本的歐洲價值觀。聲明還指出,歐盟的制裁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將給歐洲國家帶來不良后果。比如,在金融領域的限制措施將對歐盟成員國在俄羅斯開設銀行分支機構帶來消極影響。 “歐洲觀察家網”載文分析稱,盡管歐盟對俄羅斯掄起經濟制裁大棒,下手還是有所選擇和保留。歐盟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此次制裁措施不針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只針對石油工業。此外,法國和東歐一些國家與俄羅斯簽署的一些軍事合同正在執行中,這次制裁措施也只是針對未來的武器貿易。“我們權衡再三做出這個重大決定,這一系列措施是適當而靈活的。”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近日在給歐盟各成員國首腦的一封信中如是表示。 俄羅斯專家也認為,歐盟方面的制裁措施還是留有余地,并沒有把談判之路徹底堵死。俄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主任普霍夫指出,歐盟的制裁期限為12個月,規定在實施3個月后可以重新審核。普霍夫認為,如果制裁是無限期的,歐俄將沒有機會協商達成一致。 “歐盟還是有所顧忌,但畢竟比之前下手狠了許多。歐盟此次觸碰到了幾個‘禁區’,如涉及俄能源和武器貿易領域。對這兩大領域實施制裁,會傷及俄羅斯經濟體系,但也會傷及歐盟自身,因為這兩大領域一直是歐俄雙方最大的經貿合作內容。”歐洲知名智庫布呂格爾經濟研究所政策分析師希爾威亞·米勒對本報記者說。 俄羅斯外貿銀行監事會主席謝爾蓋·杜比寧表示,對歐盟的制裁措施“并不意外”。從西方制裁的邏輯來看,制裁措施的準備及出臺都是精心謀劃的,俄羅斯參與全球經濟的進程遭到了“人為阻礙”,這不利于俄羅斯經濟,對歐盟自身發展也是一種束縛。 俄羅斯是否對歐盟采取反制措施,尚待觀察 歐洲輿論普遍認為,這輪制裁很難達到預期目的,而且將會引發俄方強烈反制,從而激化固有矛盾,使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希望變得更小。希爾威亞·米勒表示,如果俄羅斯采取反制裁措施,勢必會嚴重影響歐盟一些成員國的經濟利益,在重壓之下,這些國家一定會反對歐盟繼續對俄羅斯進行制裁。 7月22日,俄總統普京在召開的聯邦安全會議上曾就“是否進行反制”作出表態。他明確表示,目前俄羅斯主權與領土完整沒有面臨直接外來的軍事威脅。面對西方一波接一波的制裁措施,俄羅斯不會采取“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措施。 俄羅斯國家杜馬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席葉梅里揚諾夫稱,這次對俄羅斯制裁的力度比以前大,但對俄經濟發展重組也是一個機會。俄企業可以生產許多目前進口的產品,比如農業機械、化工產品、部分類別的機械產品,不能自己生產的產品完全可以從亞洲或拉美國家進口。 莫斯科大學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別茲帕里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俄羅斯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具有相當大的人才與技術儲備優勢,現在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因素,實施進口替代的條件完全成熟。 7月30日,俄羅斯農業監督署宣布從8月1日起限制從波蘭進口蔬菜與水果,理由是波方提交的送檢產品違反了相關檢疫規定。俄國家杜馬獨聯體事務委員會成員斯列格爾認為,這一措施并不是對歐洲制裁的反制,因為該領域雙方貿易額實在不成規模。 俄羅斯如“回心轉意”,歐盟有可能立即停止制裁 歐盟成員國出于各自利益考慮,在制裁俄羅斯方面一直意見不統一,然而此次則表現出難得的“同仇敵愾”。在布魯塞爾出版的英文報紙《歐洲之聲》的報道稱,“馬航MH17事件”及之后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相關言行促使歐盟各成員國“空前團結”,即使是與俄羅斯經貿關系十分密切的德國也轉而支持對俄羅斯“下狠手”。 歐洲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共同發表聲明稱,“此次制裁意在向俄羅斯發出一個嚴重警告,如果烏克蘭局勢不能穩定下來,俄羅斯將被進一步孤立。”歐盟一位官員在向媒體解釋這則聲明時說,如果俄羅斯能夠“回心轉意”,重歸合作之路,歐盟有可能立即停止制裁。 “歐盟是想以強硬措施逼迫俄羅斯就范,但恐怕這個想法會落空。”希爾威亞·米勒分析認為,從歐俄雙邊經貿關系的緊密程度來看,這種制裁如果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雙方都難以承受。從這一點來看,這種制裁的可持續性值得懷疑。 有分析指出,歐盟加大對俄羅斯制裁力度,使得各方重歸談判桌前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外交努力更加舉步維艱。烏克蘭危機只能通過政治途徑加以解決,制裁、孤立等手段只會激化矛盾,無益于和平。(記者任彥、張曉東) |
相關閱讀:
- [ 06-05]七國集團威脅增加對俄羅斯制裁
- [ 06-05]G7峰會聲明:隨時準備加強俄羅斯制裁
- [ 05-04]西方國家加緊對俄羅斯制裁 多國網友持反對意見
- [ 04-29]歐盟擴大對俄羅斯制裁名單 15名“新人”上榜
- [ 04-17]英媒:歐盟對俄羅斯制裁決心動搖 各成員國意見分歧
- [ 03-12]波蘭總理稱歐盟對俄羅斯制裁或于17日開始實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